“绿小武”上线一个月浏览量超30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8日讯(记者刘帅 通讯员赵聪颖)手机轻点,就能将家中绿植的种植难题发送给园林专家。24小时内,即可收到来自园林专家的精准解答和“养植处方”。

11月8日,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开发的公益服务平台“绿小武”小程序上线启用。截至今日12月8日,上线一个月,小程序浏览量超30万次。60余位武汉园林专家线上轮班“坐诊”,累计回答居民相关提问超300条。

“绿小武”中的“热门提问”板块展示了百姓提问和专家解答。

据后台数据信息反馈,一个月来,“绿小武”的上线,不仅受到武汉花友们的喜爱和欢迎,其通畅便捷的专家在线答疑服务功能,也引起省外花友的关注青睐,江西省、湖南省等邻省花友,登录绿小武浏览体验尝鲜。

什么是“绿小武”?简单地说,这是自2018年,武汉率先在全国开展“绿色驿站进社区”工作以来的再次创新。“绿小武”微信小程序,集成了问专家、搜活动、秀样板、淘好货、上课堂、找站点等六大功能,将原本线下的绿色驿站相关活动和服务搬到了线上,以数字化的方式,将武汉绿色生活服务,进一步延伸到了花友们的手机上。

市民点开“绿小武”即可看到当日值班的园林专家。长江记者刘帅 摄

来自武昌花友林女士比喻,“掌上‘绿小武’,可以容纳今后绿色生活的Everything”。拥有5年“花龄”养植经验的林女士,通过“绿小武”专家解答,解决了家中睡莲数年不开花的难题,被专家“一语点醒”的感觉,让林女士享受到了“爱花之人静待花开”的成就感和乐趣。

12月18日,“绿小武”值班专家何超正在绿小武后台浏览市民提问。

不仅仅是“专家问诊”服务,通过“绿小武”平台,花友们能随时随地获取关于绿色生活的各种信息,包括周边绿色驿站线下活动、植物养护线上课堂、义务植树活动、花漾家庭线上展示交流等等。在“绿小武”平台,80多位花友通过“晒一晒”功能版块,晒出自家花漾阳台景色,讲述平凡而又动人的花漾故事,在“为花欢喜为花愁”的共鸣中,花友们打破了地域限制,武汉、湖北和更多省份的花友们,在“绿小武”上结缘,热情交流。

市民用户在“绿小武”上晒出的绿色家园美图。

“努力让种花变成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让花友们在种花的过程中,感受着幸福和美好。”秉承这一宗旨和美好愿景,“绿小武”正在针对用户反馈信息,努力提高技术性能,提升平台服务能力。

据市园林林业部门介绍,除“绿小武”随时面向市民提供在线服务以外,全市已建成社区绿色驿站389个,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家庭园艺服务站和学习养绿知识的社区课堂。武汉市民可通过“绿小武”查找距离最近的线下绿色驿站,前往体验打卡。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绿色驿站。长江记者刘帅 摄

记者手记:

指尖开出幸福花

手机上轻点,可为家中花草找到园林专家的专业养护指导,可共享全国花友的阳台花园经验,还能看到绿色生活方式的丰富信息……“绿小武”上线一个月,这个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主导设计开发的绿色公益服务平台,日益成为武汉市民爱用、爱玩的“小绿书”,也成为“花漾江城”深入人心的最好写照。

以问专家、搜活动、秀样板、淘好货、上课堂、找站点六大功能为主轴,“绿小武”将原本线下的绿色驿站活动和服务搬到了线上,以数字化的方式,将政府的绿色服务延伸到了每一个市民的手机上。不仅解决了线下交流和问诊难以覆盖更广大人群的问题,提高了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更让市民通过这个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关于绿色生活的各种信息,包括植物养护、绿色课堂、社区活动等。使用“绿小武”,人们养花开心、互动快乐、分享幸福,不断增强对于城市绿色生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就这样,幸福从指尖传递、流转,开出花来。

历时7个月,不断听取市民、志愿者、社区园丁等各方意见和建议,“绿小武”的成功上线,彰显了政府部门直面群众呼声和需求的决心,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绿色服务延伸至网络空间,这种线上线下的融合方式,“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着政府的服务效能,更增强了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对城市的热爱和幸福感。

身在湿地之都、花漾江城,出门蓝天白云、绿色满眼,入户繁花似锦、笑语晏晏,愿“绿小武”这个平台纽带,为人与城市的绿色互动带来更多、更好体验,让“小绿书”造福更多热爱生活的人。

【编辑:邹卓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