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16日讯(驻京记者柯立)曾经登上美国《新闻周刊》封面的3对夫妻,带着“新生代农民工”夫妻的标签离开家乡来到上海,为生活和梦想奋斗。十年内他们经历了什么,十年后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部名为《十年 流水线上的爱情》纪录片,由长江日报、武汉国际传播中心知名青年摄影记者贾代腾飞主创,长江日报、解读中国工作室、哔哩哔哩联合出品,武汉国际传播中心、武汉发布制作。12月15日在“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成果发布会上展映,赢得众多观众起立鼓掌。
“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成果发布会上《十年 流水线上的爱情》海报。
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国外文局等机构于2022年8月启动“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面向全球广泛征集纪实节目选题。
一年来,该创作计划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巨大关注和热烈反响,全国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中央宣传文化单位、大专院校、国内外影视机构等200余家单位积极参与,最终评选各类纪实节目提案62个。主办方举办的“创作工作坊”,上万人参与,与魏克然、罗飞、盐滨雅之等国内外知名导演和业内专家面对面交流,被誉为是一次国际传播的“万人课堂”。目前,各扶持影片已完成创作,自今年11月起陆续在B站、Discovery探索频道等海内外平台热播,众多国内外媒体报道认为“中外联合创作计划”是一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魅力的成功举措。
长江日报记者、武汉国际传播中心视觉总监贾代腾飞登台分享《十年 流水线上的爱情》创作体会。
《十年 流水线上的爱情》源起于贾代腾飞10年前的一组摄影作品。2012年,他深入工厂和新生代农民工交朋友,真诚地为这些在流水线上忙碌的年轻人拍婚纱照,用镜头记录这个摇摆于故乡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群体。美国Newsweek《新闻周刊》杂志当年刊载了这组作品,并配发《伟大的中国梦》(China's Great Dream)一文,讲述了中国农民工在大城市为生活和梦想奋斗的故事。
2022年岁末,“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公布评选结果,长江日报可视化实验室《流水线上的爱情》入选最佳提案。
一年来,贾代腾飞率团队辗转上海、浙江嘉兴、四川南充、安徽亳州和阜阳等地,找到当年那3对小夫妻,跟拍他们当下的生活。《十年 流水线上的爱情》生动记录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十年流金岁月,折射了时代洪流下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人生百态。
观众凝神观赏展映作品。主办方供图
展映式上,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主任陈实说,在中外创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评选出了纪录片、短视频等多个单元的佳作。入选作品聚焦小切口、小故事,展现大时代、大主题,既展示普通中国人逐梦的奋斗历程,也呈现中外合作交流互鉴,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为国际社会读懂中国提供了更专业、多元、新颖的视角。
本次展映活动由中国外文局、华纳兄弟探索集团、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哔哩哔哩联合主办,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和中国纪录片网承办。
【编辑:商佩】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