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换肺人”相聚“七年之约”,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举办“移友会”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0日讯 “夹气球”竞走比赛,清肺操学习,交流康复体会……12月16日上午,一场特殊的肺移植患者“移友会”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胸外II科(肺移植中心)病房举行。参加本次“移友会”活动的都是在该院成功接受肺移植手术后,成功恢复健康的“换肺人”。

参加本次移友会的,有患全内脏转位Kartagener综合征(俗称“镜面人”)接受高难度肺移植手术的女士,有湖北省最年轻的因尘肺接受肺移植的小伙子,有从东北来武汉求医并进行了二次肺移植的老人,还有换肺后参加过马拉松的“运动健将”。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II科(肺移植中心)主任林慧庆介绍,今年中心迎来肺移植事业开展7周年这一重要里程。本次特别邀请在中心接受过肺移植的移友代表重返病房,开展座谈交流、科普讲座、游戏互动等活动。

2016年12月20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首次为一例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开展非ECMO序贯式双肺移植,由此拉开了湖北省内医院开展肺移植的序幕,也为许多终末期肺疾病患者带来曙光。

林慧庆表示,随着专业技术不断提高,中心肺移植团队顺利实施一系列颇具特色的高难度肺移植手术,包括湖北首次心肺联合移植、“镜面人”肺移植、术前ECMO过渡的抢救性肺移植、二次肺移植及肺叶移植等。移植患者远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本次移友会现场播放了“‘移’路有你 ‘肺’常完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肺移植7周年纪录片,介绍世界及我国肺移植的发展历史,以及人民医院在肺移植方面取得的辉煌成果,为各位患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肺移植事业的发展历史,解答了各位患友的疑惑,让大家对肺移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林慧庆教授向无私的器官捐献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带来了医院首例肺移植移友陈女士对大家的问候。陈女士因在外地未能亲自到场,但移植术后7年已完全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她与移友们共祝新生,并勉励病友们要有信心战胜疾病。

作为湖北省最年轻肺移植患者的戴先生动情地说道,当时病重时自己觉得“天都塌了”,而做完肺移植以后恢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整个人重获新生。

4年前,一次罕见的“一例器官捐献拯救7个生命”生命传递活动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展开:5台大器官移植手术在人民医院同时进行,8小时全部顺利完成,这在国内医院极为罕见,体现的是人民医院高超的综合救治能力。当时接受肺移植的谢女士现场表示,自己现在康复得非常顺利,衷心感谢器官捐献者和人民医院肺移植专家团队。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部部长、医院OPO(器官获取组织)负责人葛名欢介绍,器官捐献和移植是一家医院综合救治水平的重要代表。肺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肺部疾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因其手术复杂、技术难度高、围术期维护管理难度高,被视为胸外科技术领域“皇冠上的宝石”。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器官捐献是传递大爱、展现人性光辉、体现社会进步文明的高尚事业。肺移植的成功不仅需要器官捐献,需要医生的精湛技艺,还需要呼吸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精神科、康复科等多学科全程管理和医护团队的默契合作。(长江日报记者黎清 实习生邱美依 通讯员宁亚飞 视频制作黎清)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