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9日讯(通讯员协宣)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2022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国考”成绩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再获“全省第一”佳绩,稳居全国三级综合医院前2%。
2018年起,国家卫健委对三级公立医疗机构进行一年一度的绩效考核,被誉为医疗卫生系统的“国考”。国家卫健委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由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4个方面的指标构成,是国家引导三级公立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度量尺”和“指挥棒”。
近年来,武汉协和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让老百姓看得好病、看得起病,系统构建“优质高效”运行机制,创新技术,保障质量,改善服务,控制成本,不断强化疑难重症中心功能定位,努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国家队”力量。
技术引领,持续探索生命禁区
为了让湖北群众“大病不出省”,该院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对技术创新作出制度性安排:“十四五”期间,计划每年支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00项,积极选派团队赴世界知名院校学习进修,并在临床研究、设备配置方面联动投入。
据了解,该院蓬勃开展器官移植、机器人辅助手术、腔镜介入治疗、基因诊疗、混合现实技术等,年心脏移植数超过120例,屡次刷新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纪录,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国际报道水平;CAR-T细胞治疗整体水平与国际同步,一针“T”走红斑狼疮引起广泛关注。癌症精准放疗大杀器“质子治疗系统”已完成安装调试“出束”。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TOMO、PET-MRI等高精尖诊疗设备均“在岗服役”。此轮“国考”,该院器官移植、脊柱、神经等领域四级手术量稳居全国前十,科研总经费居全国第6。
协和医院创下亚洲最小换心纪录,53天女婴重获“心”生。
运用CAR-T细胞免疫疗法成功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亚洲最先进的质子放疗系统质子射线出束。
质量先导,持续筑牢安全底线
据了解,该院积极落实质量安全内涵建设系列举措,健全院科两级质控组织,探索数字化医疗质控体系,实现了单病种、重大手术、不良事件等重点环节的预警和管控。
在此轮绩效“国考”中,该院在“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等关键质量指标继续获得满分评价,10个国家重点监测单病种指标均明显优于同级别医院平均水平。2023年,该院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九届长江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并以全省第一佳绩通过三甲复审。
中国标杆医院学习之旅走进协和,分享协和经验。
在中国医院质量大会主论坛上介绍协和医院质量管理经验。
获评“湖北省第九届长江质量奖”。
体验为要,持续畅通堵点难点
该院将改善就医感受落到实处,广泛推广预约诊疗、远程医疗,率先上线互联网医院,大力推进日间诊疗、多学科诊疗,全面实施优质护理,全方位打造“老年友善医院”“智慧医院”,主动建立胸痛、卒中、血栓防治等专病中心,不断提升优质医疗服务的便捷性、有效性和舒适性。
该院多个项目荣获亚洲医院管理奖客户服务类金奖、团中央志愿服务金奖、银奖。此轮“国考”,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全国及湖北省调查平均水平,其中,住院患者满意度满分。
获评湖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获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金奖。
坚守公益,持续强化普惠可及
近年来,该院均次门诊、住院费用持续下降。此轮“国考”,均次住院费用增幅、住院药品费用增幅满分。
据了解,该院扎实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落实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倡导合理诊疗、合理施治,切实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输出共建“协和重庆医院”“协和宜昌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补齐车谷院区、金银湖院区硬件短板,助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千方百计让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协和医院车谷院区二期工程投用。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暨协和医院重庆医院主体结构封顶。
“要将‘国考’作为医院管理的指挥棒,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步伐。”院党委书记张玉表示,医院将不辱“国家队”使命,贯彻公益性导向,不断提升公立医院绩效“国考”水平,牢牢守住医疗质量与安全生命线,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作出健康新贡献。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