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武汉市7所民办初中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小升初电脑派位,又称“入学摇号”。
这7所民办初中属于武汉市优质的初中学校资源。2002年以前,全部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招生,2002年开始,武汉市教育局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公平化的尝试,要求各学校必须拿出总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用于“摇号”招生,让更多家庭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关系到全市每年近万学生切身利益的“入学摇号”,从制定规则的公平、电脑系统的科学、报名数据的安全、摇号场地的密封,到摇号现场每个指令动作的严谨等所有影响结果公平的环节,如何保障其接受监督、公开透明、程序合法?
从前期筹备到正式摇号,连日来,记者深入一线,见证公证服务如何保障教育公正。
7月15日,江岸区入学摇号开始前,摇号现场大门紧闭,贴着中星公证处的封条(记者贾雪梅摄影)
7月15,在江岸区入学摇号现场,中星公证处公证员雷新元监督家长代表签字(摄影贾雪梅)
7月15日,江岸区入学摇号现场,中星公证处公证员郑玲、雷新元监督各位代表签字确认最终录取名单
监督现场每个指令动作,确保所有程序合法有效
15日上午8点,记者来到江岸区教育局摇号现场,摇号会议室的门紧闭,上面贴着中星公证处封条。8点30分,教育局相关负责人,江岸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家长等各方代表全部到场,中星公证处公证员郑玲、雷新元撕下封条。
派位电脑也是事先由公证员密封的,电脑开封、插电源等细节,公证员都要求家长代表亲眼见证。摇号过程中,大屏幕显示全部报名名单完毕,要两次点击打乱报名号位,点击产生录取名单,这个系统程序要求,是公证处为了确保录取名单产生的随机性,在参与拟定电脑派位规则时提出的。
现场,第一次点击打乱由家长代表完成,家长先在公证员出示的文件上签字,然后在公证员监督下按电脑“Enter”键。公证员提示,“按键之前,手指不允许有任何接触键盘的动作,听到指令后只能按Enter键,其他位置一概不能碰,确保程序合法。”
最终录取名单产生,公证员监督各方代表签字确认,并带回公证处备份做证据保全。
7月13日,中星公证处副主任胡全华和公证员李慧封存报名学生数据(摄影贾雪梅)
学生重复报名提高录取率,公证员监督取消摇号资格
7月13日,入学摇号进入报名数据核查、封盘环节。记者来到常青第一学校现场见证。
上午9点,电脑屏上陆续显示所有报名学生信息,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及中星公证处副主任胡全华、公证员李慧一起现场见证,确保报名学生全部纳入电脑派位。
随后,公证员将数据导入光盘封存,监督市教育局、学校代表在封存档案袋上签字,将光盘带回公证处,确保所有数据不被更换。
胡全华告诉记者,报名数据核查、封盘环节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公证以监督者的角色确保每个报名学生都能参与摇号。在最早实施电脑派位的几年,公证员“担子”更重,参与摇号的学生如今是网上报名,网上平台可直接避免重复报名等情况。而以前是在各学校报名,然后由各学校将数据汇总给教育局,公证员要逐一核实有无信息错误、重复报名等有失公平等情况。
据公证员回忆,摇号开始的第一年,每个学生只能报一个学校,但两位学生家长为了能提高孩子摇号录取概率,在报名时提交了自行复制的《入学通知书》而获得了多个学校的摇号资格。经该区教育局比对核查发现,报公证员现场核准后,取消了其报名资格。
学校与教育局计划不符,公证员督促及时完成整改
今年,二中广雅、七一华源的摇中率只有14%。在激烈的竞争中,学校用来摇号的计划数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公证员还担负着严格核查学校接受新生计划数的重任。
令公证员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公证员发现某参与摇号的学校计划设定数与市教育局下达的计划不符。公证员经向市教育局核准,原因是学校所在的区教育局原报计划修订没有及时补正造成的,公证员即责成该区教育局在电脑现场派位工作开始前完成了有关计划的调整修订报批工作,使派位工作符合相关规则的要求,在合法的前提下完成新生录取工作。
公证演好六大“角色”,确保教育公平提高政府公信力
电脑派位中很多规则也由公证处提出,如,建议由学生家长推举的代表、区委、区政府领导、政府监察部门分别执行点击打乱号位、点击产生录取名单的计算机操作指令,以提高派位结果的公信力。
在电脑派位过程中,除了扮演好“规则拟定者”角色外,公证处还以“认证者”角色,确保电脑派位系统研制科学;以“指导者”角色,确保各区教育局具体派位程序操作的有序性;以“监督者”角色,确保派位过程的公平性;以“确认者”角色,确保现场派位结果的公正性;以“保全者”角色,对派位原始数据、应用源程序和派位过程中产生的结果留下痕迹,确保诉前证据完整性。
民办学校入学电脑派位现场监督公证,是2002年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项公证服务。6月25日,这项创新被司法部选为第三批公证指导案例,该案例是司法部首次采用武汉市的典型案例,用以指导全国公证行业办理现场监督业务。
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副司长施汉生施汉生评价,“公证监督环节嵌入电脑派位的程序中,老百姓对公平、公正看得见、摸得着。同时公证的方式也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当好“社会调节器”
随着武汉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群众对公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公证在群众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为了回应群众需求,武汉市公证机构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者”,除了推出“民办初中学校新生入学电脑派位”这样具有全国首创的公证服务外,在拓展服务民生领域做出了很多有效探索,如,市公证协会组织开发了专门的刚需房摇号软件,将公证监督引入刚需房销售中;钢城公证处办理了全省首例网店继承公证。
武汉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太兵表示,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公证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发挥其“惠民、辅政、助企”重要作用,让公证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平衡社会各方利益,保证好弱势群体话语权和利益诉求,惠及民生,当好社会“调节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