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性城市”长什么样?市政协委员描绘图景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8日讯(记者戴旻阳)“韧性城市在面临各种灾害的情况下能够做出快速应对,并且能够保证它的基础设施和物质流通的基本运行。一旦灾害危害解除后,又能够较快地恢复到正常的状态。”1月18日,市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副院长康玲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对“韧性城市”的概念进行了说明。今年武汉两会,她带来的建议主要围绕加强韧性城市建设。

1月17日下午,市政协委员康玲参与小组讨论。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近年来,多国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显著提高、影响范围不断增大、危害程度日益加剧。

康玲建议,加快推进武汉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布局重点工程建设,构建安全可靠、循环通畅、智能调控的现代水网。她解释,武汉水资源丰富,利用现代水网建设工程将河湖水系联通,既能防洪,干旱时又能供水,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一张畅通互联的‘高速公路’。”

在推进全市现代水网建设“硬件”升级的同时,康玲建议借助数字孪生流域技术,提升城市水安全管理的“软件”。

数字孪生技术最早用于航天领域。康玲介绍,航空飞机在升空后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在发射之前没有办法完全了解。因此,可以借助虚拟模型实现对航空飞机升空后环境的仿真,并在虚拟空间内找出针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为现实中的航天员提供操作参考。该技术引入流域领域后,可以在虚拟空间内模拟流域内遭遇暴雨、洪水等灾害时的状态,并由此找到多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便未来城市遭遇类似灾害时,可以快速高效地在预案库中找到应对策略并予以实施。从而提升城市水安全风险管控能力、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能力以及智能调度决策能力。

此外,康玲还建议,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城市感知物联网,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智能传感器等现代遥感和监测技术,实现城市全方位的立体监测,研发城市智慧大脑,提升城市对自然灾害等风险精准的预报预警能力,人员物资的快速转移能力,城市管理的智能决策能力,增强城市应对各种突发灾害(洪涝、干旱、水污染等)的韧性和防御能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汉实践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编辑:邓腊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