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境界和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要扎紧制度的篱笆,发挥巡视利剑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清正干部、清廉政府、清明政治就在身边、就在眼前。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上全面加强从严治党,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建设,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用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着重在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执纪执法的震慑力,勠力同心,持之以恒,不懈奋斗。

政治建设决定了思想教育的说服力    

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是基础;抵御诱惑,消除腐败,关键在人,根本取决于人的政治与道德素质,取决于人的道德修养与道德自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拒腐防变教育作为第一道防线。理论是教育的“武器”,有了明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才有最终的根据,有根基的理论才经得住反思,从而产生强大的说服力。明确政治方向,要靠党的政治建设。理论上的“信仰度”,决定了政治上的“忠诚度”、事业上的“执着度”。

为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要求,必须时刻念好“紧箍咒”。制度创新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键。关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有过多次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度治党”,大力加强包括党章党纪、法律法规等在内的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巨大胜利,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系统性构建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现在有关制度规定越来越具体完善,针对性、可操作性越来越强,同时也越来越“刚性化”了,差距主要集中在执行和落实上。在有些地方和有的党员干部中,落实中的偏差表现为:一是有选择地落实。即容易落实的就落实,落实起来有难度的就打折扣;对本单位、对自己有利的就落实,限制自身权力、影响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就消极反对;上级抓得紧、要求严的,落实得好一些,抓得不紧时就马马虎虎。二是变通式落实。打擦边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落实上走了样。三是“运动式”落实。制度刚出台时学一学,上级强调时抓一抓,出了问题紧一紧,时间一长、情况好转,抓落实就不自觉、不经常了。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再好的制度落实不好,也就形同虚设。增强制度的约束力,要通过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全党“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遵守党章党规党纪。

让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心灵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要切实用好“聚光灯”,发挥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上的显效应,加大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力度,努力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使得腐败行为无所遁形。在诱惑较多的社会环境里,党员干部更应有很强的自律能力。多年的工作实践也充分表明,加强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关键,对权力的监督制约越有力、越到位,预防腐败的效果就越好。有的同志讲:“监督对党员干部既是一道紧箍咒,又是一个护身符。”这十分形象地说明了监督的好处和重要。监督的关键是要有真正的制衡力。制衡力的构建需要良好的政治生态,通过政治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心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坚决防止党内形成利益集团”。随着十八大以来老虎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社会生活中诱惑因素增多,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为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要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任务,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和防范腐败定力,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冷静清醒和坚韧执着,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共产党人价值观,做党内政治文化的倡导者、践行者,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不断提升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王华彪(作者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副教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