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0日讯 进入武汉最热三伏天,夜幕降临时,大量市民涌向东湖这块“避暑宝地”,享受足不出城的“绿心”清凉。据统计,持续高温以来,东湖绿道日常夜间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周末夜间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东湖风景区夜间游客量接近“五一”小长假水平。
夕阳下,东湖夜骑达人三五成群。田大伟 摄
好大一个天然空调
东湖“天然健身房”吸引了众多运动爱好者,骑行、慢跑、快走……19日晚7时许,长江日报记者在东湖绿道湖中道看到,夜骑、夜跑的健身市民成群结队。东湖奔跑联盟跑步达人刘志军家住东湖边,他对长江日报记者说:“自从有了东湖绿道,大家都相约到这里‘刷步数’,夏天的晚上,这里的跑友更多更好玩了!”
去年底,东湖绿道二期建成,百公里绿道环抱大东湖,形成一片城中“绿心”。大半年来,东湖绿道精品线路建设不断为绿心“添绿增色”。东湖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透露,今年4月以来,东湖绿道沿线及周边景区绿化面积增加3万平方米,时令花卉多了6万余盆,植树500余棵。夏日里树阴掩映,倍添凉意。
好一个夏日观景地
连日晴朗,带来持续多日的“武汉蓝”。在东湖,傍晚时分,漫步绿道,掏出手机对着日落方向,随手一拍就是大片。在磨山全景广场、落霞归雁观鸟台,每天傍晚,都聚集了大批摄影爱好者架着“长枪短炮”,抢拍瞬息万变的晚霞流云。
磨山全景广场湖畔,市民尽情戏水玩乐。黄晓辉 摄
满塘荷花是武汉东湖夏日特色景观,目前,东湖荷花已进入最佳观赏期,花期将持续至8月底。据东湖风景区透露,伴随不间断的专项水环境综合治理,今年上半年,东湖水域持续保持三类水质,达40年来最好水平。
自然生态美不胜收,精致亮化令东湖夜色更加吸睛。今年4月开始,东湖铺设了总长14.5公里的亮化线路,“描金叠翠”成为了东湖夜景中一抹亮色。市民从九女墩漫步至先月亭,或从磨山、封都山区域“一棵树”行至梅园码头,沿湖岸线夜游,别有一番景致。
欣赏“绿玉浮水”的东湖水上夜色最热门的观景方式是乘坐东湖游船。每晚6点至9点,从汉街码头上船,落霞水榭码头上岸,沿途即可欣赏楚河汉街现代时尚的绚丽灯影,还能领略充满楚风汉韵的“听涛画卷”。入夏以来,东湖游船夜游游客量翻了三倍。
好一个巨型游乐场
7月20日晚,东湖游船请来音乐达人带领市民一起弹唱尤克里里。入夏以来,东湖游船夜游线路上,每周都有音乐、绘画、读书等不同主题的“水上派对”、“水上课堂”,市民报名非常踊跃。
碧潭观鱼夜景成为网红拍摄地。记者胡伟鸣 摄
玛雅海滩水公园、东湖海洋乐园水世界则是孩子们感受夏日清凉、恣意亲水的宝地。气温走高后,东湖海洋乐园水世界日均游客量达到3000人次,其中过半数游客在晚上6点至9点时间段游玩,周末夜间“戏水”人数更多达4000-5000人次。
东湖帆船基地的暑期训练时间段也后移至傍晚,下水练习“翻船扶正”成为青少年营员乐此不疲的训练环节。武汉大学、武汉体院、海工大的大学生帆船队也慕名前来,在郭郑湖水面展开一场场教学赛。“夏日傍晚的东湖,湖面恰逢气压变化,是风力、水温最适宜的时候。”大海阳光俱乐部总教练沈圣说。东湖夏夜,铺满霞光的湖面上白帆点点,引得绿道上的行人驻足围观拍照。
东湖绿道桃花岛国际公共艺术园里,新增的无人机航拍服务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尝鲜。“傍晚6点至7点是航拍取景的最佳时间,市民躺在地上摆出各种姿态,与晚霞、湖光、草地以及荷包蛋、朱雀等大地雕塑景观一起入镜,创意十足。”东湖绿道公司员工王扬说。
一个个市民喜爱的休闲文化娱乐项目落地见效,东湖夏日变成欢乐的海洋。“大湖+夜游”已成为东湖全域旅游发展又一大亮点,层次丰富的夜游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东湖正在真正发挥“城市生态绿心”作用,成为武汉人享受幸福生活的天然宝地。东湖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借助世界军人运动会契机,东湖还将美出新高度。”(记者傅雪婴 程艳 见习记者刘帅 实习生蒋丽 费钟森)
【编辑:叶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