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科协与中华路街合办暑期科普课堂 小科学家们用科技项目迎军运

孩子们在暑期科普课堂上课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2日讯(通讯员程志清)   7月20日,由武昌区科协与中华路街联合举办的“2018年与军运同行 暑期科普课堂”开课,一大批科技项目将点燃孩子们的探索热情,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据了解,每一期科普课堂上课时间持续一周,整体课程内容包含科学知识讲解、机器件组装、编程逻辑及运用、创意主题案例实践等,同时引入以孩子为中心的项目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孩子以问题为导向完成任务挑战。在第一期的暑期科普课堂上,老师们采用孩子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团队项目中提升孩子们的各项能力。

老师正在指导孩子们完成科技作品

针对不同项目,科普课堂侧重锻炼孩子们的不同能力。在世界杯赛场主题项目中,学生被分为不同类型的项目小组,每人“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完成任务。3D打印课程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设计自己的3D打印作品,不少孩子制作以军运会为主题的作品。孩子们在参与项目过程中,加深对合作精神的理解,进一步提升沟通和操作能力。

在结课展示环节,创意十足、制作精美的学生作品将一一呈现。张祖玮、黄诗怡和程奕菲三个人合力完成了旋转木马的作品设计,现场他们向小伙伴和父母分享作品的设计理念与功能。不少学生称科普课堂十分有趣,希望每一期自己都能来。

“我们将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特点。”暑期科普课堂的负责老师表示,第一期课程结束后,他们面向学生征集心得感想,结合学生需求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在即将开课的第二期课程,他们将以科技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助力培养新时代高素养、宽眼界的中国青少年,为军运加油,为武汉喝彩。

【编辑  肖月】

(作者:通讯员程志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