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又莲:33年扮靓江汉路 持扫帚从花季少女干到年近半百

20日中午,万又莲(中)与同事们分享清扫经验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乔驰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26日讯(见习记者乔驰 通讯员朱素芳)  25日上午10时许,骄阳似火,49岁的万又莲已在江汉区前进五路巡查工作了6个半小时。她说:“从早上7时开始就进入上班高峰了,我们的所有工作要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大头朝下’。”

万又莲所在的江汉区花楼水塔街环卫所,负责江汉路步行街、前进五路、花楼街等13条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辖区面积达22万多平方米。由于辖区商户多、人流量大,该环卫所平均每天清运垃圾达78吨,是周边其他环卫所的2至3倍。在这样一个工作高强度的窗口地带,万又莲一干就是33年。

16岁走上环卫岗位

为不影响行人苦练“压尘”扫法

由于父亲早逝,1985年,初中毕业后年仅16岁的万又莲从湖北黄冈市浠水县农村来到武汉,成为一名环卫工,在花楼水塔街扎下了根。

花季少女扫大街,万又莲起初总觉得“丢脸”。但看着清扫完后整洁的道路,她慢慢地觉得,“城市越来越漂亮了,咱们也有功劳啊”。

那时,万又莲负责花楼街集贸市场周围2300余平方米清扫保洁,还要清理垃圾桶,清除沿线临街张贴的“小广告”。“地上的口香糖最难清理,得弯腰用小铲子一点点地铲。每天下班回家,我都精疲力竭、腰酸背痛”。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万又莲苦练“压尘”扫法。“在街上扫地不比家里,扫不好就容易扬起灰尘,影响行人。熟练的环卫工会用扫把将地上的尘土压住,行话叫‘压尘’。这样既能把灰尘聚拢,又不影响行人”。下班回到家,万又莲还改造扫把,“用细竹梢将扫把扎得再厚一点,更好用,也更耐用”。

比身体的劳累更难克服的,是职业女性家庭的压力。儿子两岁时,丈夫外出工作,万又莲只能每天把儿子带在身边。“那时运送垃圾靠板车,一车垃圾能有一人多高。拉板车时,我就让儿子坐在板车前部。儿子很小就很懂事,经常会帮我拉车。虽然他拉不动,但让我很感动”。

提起儿子,万又莲很自豪:“有的孩子看到妈妈在扫地,就故意走远。我的儿子放学后看到我,会拉着同学过来打招呼。他觉得妈妈做环卫工是很光荣的。这不,现在孙子都1岁了,儿子依然支持我的工作,这是对我最好的鼓励!”

把清扫比作“跳街舞”

一年步行巡视近3000公里

2000年,万又莲被选为花楼水塔街环卫所清扫班班长。“巡查加管控,我的任务更重了。正常情况下,我一天工作11至12个小时,遇到节假日可能超过18个小时。去年,辖区共清扫垃圾近3万吨,而我只休息了不到40天。”万又莲说,“这样的工作节奏,我已经习以为常。”

每天凌晨4时,万又莲就要带领同事们赶在居民出门前,将夜晚的暴露垃圾清扫干净,并冲洗路面油污。上午7时,常规保洁开始后,她将110名环卫工分组,每人在工作区域各司其职。她则不间断地巡查,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一年下来,她步行巡视的路程将近3000公里。

“工作辛苦,有些同事难免有怨言,我还得做好思想工作”。万又莲为了让大家爱上环卫工作,专门写了一首散文诗,把清扫比作“跳街舞”:“左一撇,一撇一撇又一撇,左边的街道没垃圾;右一捺,一捺一捺又一捺,靠右的马路真干净……”

“在我们眼里,万班长是细心又能干的‘大姐’”。环卫工小王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他长期没工作,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加入万又莲团队后,小王也曾因工作强度大想放弃。万又莲多次找他谈心,劝他留下来:“虽然辛苦,但这份工作稳定又光荣。咱们不等不靠,钱挣得有尊严。”小王听了“大姐”的话,决定留下来。

“在‘大城管考核’中,咱们花楼水塔街在二类街道中始终排名靠前,这其中也有我们一份功劳。”万又莲说,“一辈子做这一件事,我觉得很值得。”

【编辑  高阳】

(作者:见习记者乔驰 通讯员朱素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