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7日讯 “终于见到您了,太感谢了!要不是那天您电话提醒,我这条命算是交待了……”2月26日上午,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49岁的张先生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遭遇仍心有余悸,对前来联合查房的该院心功能科主任夏菲、心血管内科主任邓昭武再三表示感谢。
心电图可以见到多导联ST段压低0.20-0.50mV,符合左主干病变的“6+2”现象。
张先生既往有肾结石病史,近段时间偶感不适的他,于2月22日上午前往江夏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因昨天偶感胸闷”顺便做了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同步上传至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系统。
“ST-T异常,这是一份‘6+2’危急心电图形,符合左主干闭塞的特征性改变‘心梗’表现,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率极高。迅速给社区报危急值,我来联系患者。”在江夏区远程心电诊断系统的另一端,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心功能科夏菲主任结合患者症状,心电图异常表现,给出“急性心梗”的诊断,时间紧急,夏菲主任随即并按照心电图上留下手机拨打过去。
“张先生,结合您的心电图表现,您可能患有‘急性心梗’,虽然无明显胸痛或其他症状,但从目前结果分析病情非常危急,请不要走动或者上楼,建议立即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电话中,夏菲主任一面安抚张先生,一面协调指导接下来的救治。
“快!快叫120急救车。”江夏区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室响起急促的救治指令;5分钟后,江夏区120救护车到达,一场“营救心肌”接力救援悄然开启。
医护查房。
“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自开口闭塞,很危急!”据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邓昭武介绍,张先生到达医院后,随即通过胸痛中心“绿色通道”救治流程,为其实施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第一时间予支架植入,开通“闭塞”血管;复查造影显示,原本因冠脉主干堵塞不显影的“根系”随即恢复显影;术中张先生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转心血管内科继续治疗;目前,张先生恢复良好,再观察几天便可康复出院。
“当时,真的不相信自己心脏有问题,感谢你们救了我一命。”查房中,张先生格外激动,一再表达着对夏菲主任团队、邓昭武团队的感谢与感激。
“看到张先生得到及时救治,我们就放心了!”夏菲主任也长舒一口气。面对患者的感谢,夏主任表示:“救一个人就是救一个家庭,这是我们医生的职责。”
放支架前后对比图。
“心肌梗死,致死率极高。其中,左主干病变急性心梗患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据夏菲主任介绍,心肌梗死指由于长时间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临床上多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有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部分像张先生这样的患者还有一些不典型症状表现,如胃部、背部、左上肢酸胀等不适症状容易被忽视。建议市民在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心慌出冷汗及上述症状时,及时就近采集心电图,发现问题,及时救治。
(长江日报记者关晓锋 通讯员陈林 熊帆 黎尚赟)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