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女教授、献血跑者潘迎春:马拉松就是我的生活方式

跑过武汉大学文澜门,接过队友手中的“武汉大学”旗帜,她举起旗帜跑过凌波门、扬波门,赛道边观众的鼓劲声和着东湖的波涛激荡。尽管有些疲倦,但她知道,东湖湖畔的校门边,还有自己熟悉的朋友、同事和学生,他们会用尖叫和呐喊,陪伴自己前进的每一步——这是2024年武汉马拉松宣传片中的一个片段,重现了潘迎春与武汉马拉松的一段故事。

在武大校园里,潘迎春是教授、博士生导师。走出校园,她成为一名全马跑者,一名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得主。“马拉松就是我的生活方式”,保持自律、坚韧,持之以恒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是她一以贯之的生活态度。

奔跑在汉马赛道上的潘迎春。

她和她的“献血者跑团”

坚持无偿献血十余年,截至2024年3月4日,潘迎春累计捐献全血、成分血262次,献血量足足有116400毫升,可以帮助400多位有需要的患者。

起初,潘迎春只在献血车上献过几次全血。2007年7月在献血车上,她偶然间了解到成分献血的周期仅一个月,相较于献全血间隔时间更短。2008年1月,她第一次去位于汉口宝丰路的武汉市血液中心捐献成分血,这一坚持,就是16年。

“武汉市有很多常年坚持无偿献血的人,我觉得我的坚持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不过是一件小事。”在潘迎春看来,参与献血和长跑其实一样,都是久而久之便养成习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她的感召下,武大教职工跑团的朋友也加入了献血的行列。他们一起参与了“献血者跑团”“献血汉马战队”,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人加入献血进程中来。

对于家门口的赛事

永远充满期待

在武汉大学读书时,潘迎春就是校田径队队员,课余时间更是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通通玩转,可谓是妥妥的“运动健将”。

2016年,听说武汉要开办马拉松赛事,潘迎春立刻“拉来”身为马拉松跑者的弟弟“保驾护航”、共同训练。从13公里的健康跑着手,再到半马、全马,弟弟主动放弃成绩,在潘迎春身边跟跑,这给她增加了很多信心。

3次完赛武汉马拉松,足迹遍布北京、广州、重庆、南昌、深圳等各地赛道,如今的潘迎春有了更丰富的赛事经验,但她依旧喜欢在熟悉的武汉街头尽情奔跑。

“武汉马拉松对于全国跑者来说,可以说是零差评。”2019年,汉马赛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完赛后的潘迎春第一时间便喝上了由主办方提供的热姜汤,驱散一身的寒意与疲惫。在汉马终点的更衣处,主办方还贴心地为完赛跑者提供吹风机。一碗姜汤,一把吹风机,这一件件小事中,彰显出武汉这座城市的细腻与温情。

对于今年的汉马赛事,潘迎春言语中充满了期待:“我们学校‘珞珈乐跑团’的老师们提前几个月开始认真训练,希望可以安全完赛。”为备战此次汉马,潘迎春每周保持40—50公里的跑量,在上个周末还一次性跑了32公里。

经过这样的训练,面对即将到来的汉马赛事,潘迎春十分坦然:“我不紧张,也有信心能执行训练计划,顺利完赛。”对于她来说,在跑团的支持、家人的守护下完成比赛,反而比速度的快慢更加重要。

出镜宣传片

带动更多人爱上运动

2023年底,汉马组委会邀请潘迎春作为特邀嘉宾为2024年的武汉马拉松拍摄赛事宣传片,在片中重现了2019年她进行全马训练并顺利完赛的故事。

潘迎春介绍说,在2017年之前,自己参加的一直是半程马拉松。到了2019年,经过理性的身体状态评估,潘迎春决心踏上全程马拉松的赛道。在跑团老师的引导与陪同下,潘迎春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28公里跑、32公里跑,如期完成了全部的训练任务后,她信心满满地站上了2019年汉马的赛道。

跑至武汉大学文澜门时,她从志愿者老师手里接过了校旗,神采飞扬地向前方跑去,迎着熟悉的朋友、同事、学生的加油欢呼,到了凌波门的官方补给站处,汉马大学生志愿者群体里传来一声“加油,妈妈!”循着声音,潘迎春在人群中寻觅到了女儿的身影。汉马跑者妈妈与志愿者女儿会师了,这个瞬间至今令她记忆犹新。

2023年11月,在宣传片拍摄当天,潘老师再次奔跑在武大校门外的“尖叫赛道”,在凌波门前远远看到学生们熟悉的身影,潘迎春的心里暖暖的。她觉得,或许自己选择全程马拉松,不只是为了让“武汉大学”的旗帜让更多人看到,更是为了能向期待自己跑过武汉大学的同事、学生们说一句:“我做到了!”。

潘迎春表示,当自己作为母亲、老师和一名热心公益的献血人士,跑在武汉马拉松赛道时,希望更多的市民朋友能通过宣传片看到并想到宣传片所传达的主题——“我们为什么更竞一步,跑起来,脚下的路会给你答案。”

(长江日报记者张琳 汉马大学生记者团左家齐 韩雅宁 肖扬 林涛)

【编辑:赵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