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深入社区调查居民二孩生育意愿

长江日报融媒体8月1日讯(通讯员刘琴)为缓解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2016年1月1日出台了“全面二孩”政策,即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7年二孩的数量首次超过了一孩,“二孩”人口的大量出生,亦减缓了我国人口出生率下滑势头。但经历过新潮热,该项政策所引发的矛盾也日益显现,不少一二孩“不相容”的负面新闻曝光,也有不少人表示“结婚”、“养一孩”已是难题,生二孩还遥不可及,更有人认为生育是自己的权利,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

为了调查此项生育政策在民间的反响,7月18日,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市全面二孩政策实行情况及其民间反响”国情社情调查团深入武汉市武昌区、江汉区、青山区的十余个社区展开调查。

低于三成家庭有二孩生育意愿            

传统观念认为血浓于水,两个孩子在家中可以结伴成长,在社会上也能互相照应。另外,独生子女容易被“宠坏”,形成自我等负面性格,“多个伴”则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自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以来,我国迎来了一场二孩生育狂潮。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二孩数量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这是自2016年我国正式实施“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以来,首次出现二孩出生数超过一孩出生数。2017年我国一孩人口出生人数降低至724万人,较2016年减少249万人。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两个指标同时出现下降。

“全面二孩”政策自出台以来就备受关注,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了解”该政策及其出台原因。经过一周,团队线上线下共完成了1469份问卷,并收到了143条受访居民对该政策的建议与意见。

在676位二孩家庭成员中,有92.76%的人表示与兄弟姐妹相处情况不错,其中47.51%相处尤其融洽,仅7.24%的受访二孩家庭一、二孩相处情况较差。

二孩到底好不好呢?二孩的到来会给家庭带来哪些影响?64.75%受访者认为新生命的到来会提升家庭幸福感,超四成人认为二孩的到来可以减轻孩子将来赡养父母的负担,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同时,有53.75%的人认为二孩会增加父母抚养孩子的负担,17.63%人认为二孩会分散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监护,不利于成长,也有10.63%的人认为二孩会让两个孩子易形成攀比、妒忌等心理。

尽管如此,也只有不到三成的无二孩家庭有二孩生育意愿,超过七成无二孩家庭并没有二孩生育的打算。

众人表示“养儿太累”          

生二孩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不只是“添一双筷子”而已。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导致生活成本增加、育儿负担更重,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的转变,个人享乐主义观念提升等各方面原因致使民众生育愿望降低,孩子成了“甜蜜的负担”和“最大的奢侈品”。另外,也有不少人表示要注重“优生优育”,把最好的都给一个孩子。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的无二孩家庭中不计划生二孩的原因,从前计划生育限制、家庭经济条件、身体状况、个人意愿占主要。有83%的受访者认为“养育孩子费用太高,一般家庭难以负担。”74.25%受访者认为“父母工作压力过大,没有充足时间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中国的人口压力、女性的高学历和较差的生育体验、一孩的反对等因素也成为二孩计划的阻力。

在武昌区琴园小区,一位老奶奶怀抱孙子,对该团队成员说到:“这个就是第一个(一孩)。两个孩子当然好一些!中国人大都希望家里热闹一点,两个孩子也能在社会上有个照应。但是等我们年纪大了,就带不动第二个(孙子)了。这样二孩就很容易给家里造成负担。”

针对此政策,143名受访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除了已提到的经济、身体状况等阻力,还有部分人表示:“政策开放较晚,早几年效果会好一些。”同时,也有居民认为朝令夕改,大家的观念不易改变,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生育的不公平。

增加教育资源呼声高            

7月11日,澎湃新闻发文称,国家卫健委已经组织专家,研究奖励生育的可能性,测算对不同孩次家庭给予奖励,所能带来对刺激生育的不同效果。辽宁省《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也透露辽宁正探索更多有关奖励二孩生育的政策。

该团队也据此进行了民意调查, 将近七成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出台房价调控,孩子学费减免,增加教育资源,完善母婴保健、公共托育等医学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奖励政策,以鼓励二孩生育。还有人表示,社会福利、就业、产妇再就业也必须到位,更直言“无论是否为在职人员都要可以享受生育险,减轻孕检,生孩子住院等费用。”

网友评论认为:“中国的人口政策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惩罚多生,到现在的鼓励多生,发生了较大逆转。估计完全放开人口生育会成为大势所趋。”

该团队成员李欣菲感叹:“我看到有很多为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努力工作的家长;看到很多因相应政策没跟上而给家长们带来的麻烦;看到了很多中年人想生却没机会生的遗憾;看到了很多年轻夫妇能生,却被眼前高昂的房价以及抚育成本吓退的无奈;看到了很多老年人不厌其烦劝儿女再要孩子的执着……这次实践让我透过‘全面二孩’的主题看到了很多。”

其他成员也纷纷表示,这次社会实践让自己认识到学校与社会的差距很大,“虽然实践遇上了不少阻力,但本次社会实践提高了我的交流水平,磨练了我的意志,同时也让我对社会上的许多现象(不仅指社会实践主题)了解得更清楚了。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还远不足以适应社会。这也激励我以更高的要求来做事,不断充实自己,早早为步入社会打基础。”钱尚勇表示。

记者手记:从调查内容来看,我们在实践中大多发现:中年人想生(二孩)却生不了,年轻人可以生却不想生或不敢生。当“二孩”全面开放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育儿压力大、风险高、相关福利政策不到位……很多因素都影响着民众的二孩生育意愿和体验。当然,每一个政策的实行也不可能在它“出生”时就预见所有。它总归是要历经时间的考验和磨炼,才能渐臻完美。也不可能有一项政策能够适合所有的时代,所以它必须根据国情、民愿,与时俱进。

抛开社会实践的内容来说,这次实践让团队所有人认识到了这个社会与学校生活的差距之大。虽然每个人都在先前有不同层次的与社会的接触,但这次大家又有了新的体验。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事情也千奇百怪,远不是我们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和有限的经验就可以诠释和解决的。在这次与社会的“碰撞”与“融合”中,我们感到了冷意,也体会到了热心。体验不易和收获成长,这大概就是社会实践的核心意义所在。

【编辑:刘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