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30日讯 活泼可爱的学生近视防控科普IP“沐目”闪亮登场、专家大咖走进课堂为小学生讲述视力保护知识、科普情景剧《不要让近视折断梦想的翅膀》让众多小学生警醒……3月29日下午,“鄂享健康·科普进校园”暨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专题宣传活动在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举行。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省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湖北省人民医院(湖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联合主办。
本次活动以近视防控科普为主题,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通过IP形象介绍、科普作品展演、知识讲座等形式,向400多位小学生和家长多角度宣传讲解近视防控知识。
活动现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肖璇介绍了由该院联合湖北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打造的湖北省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的科普IP——“沐目”。肖璇介绍,“沐目”寓意沐浴阳光、科学护眼。整个IP形象体现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为大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视觉健康服务,突出湖北省开展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323”攻坚行动的重要意义。
“我们的眼睛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在近视防治科普知识讲座中,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主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IV科主任周炼红指着手里的眼球模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眼睛的神秘构造和相应功能。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动画,孩子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了解了什么是近视,以及日常哪些行为习惯容易造成近视。
周炼红教授与孩子们互动。
孩子们踊跃举手参加活动。
“近视防控,到底‘防’什么?”“为什么正确戴镜,近视还会加深?”在趣味问答互动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一问一答之中加深了对爱眼护眼知识的理解。“长期佩戴眼镜并不会导致眼球突出。相反如果不及时配镜矫正视力,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眼轴拉长,更会出现眼睛变形。”周炼红介绍,大多数情况下,近视与长期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书写姿势不到位、户外活动不足、电子产品高频使用等因素直接相关。活动中,周炼红着重分享了近视防控中常见的几大误区,家长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就关切的散光、配镜等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小到如何合理地摆放台灯,大到近视如何进行矫治,周炼红都给出了满满的“干货”,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相信今后能更科学地指导孩子进行视力防控。
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负责人表示,近视防控,防大于控。学校一直持续关注学生的视力健康,通过日常提醒、延长户外运动时间、定期开展视力检查等措施,有效防止近视发生和发展,“此次活动以多样化的科普形式,让孩子们对近视防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肖璇致辞。
据了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是我省“323”攻坚行动的一项重点内容。在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通过一系列综合防控措施的联合推进,目前已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近视防治体系。依托省儿童青少年屈光信息系统平台,建立“一人一档”视觉健康电子档案,实现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分级管理、分级治疗。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连续三年稳步下降,近视防控工作取得实效。下一步,省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深化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打造“防、筛、管、治”一体化的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积极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宣传教育,连同学校、家长和社会共筑近视“防护墙”,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长江日报记者黎清 通讯员胡弘 刘禹 张慧慧 杨岑 视频制作黎清)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