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区“大城工匠”分享红色工业故事

长江日报4月30日讯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劳动者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29日,“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硚口区开展职工党史学习教育,第三届武汉“大城工匠”、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电气公司党总支书记蔡善忠分享自己对理想信念与工匠精神的感悟。

29日,蔡善忠面向硚口区广大职工作分享交流。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摄

“经历战疫战汛和复工复产的连续考验,公司去年生产经营的各项指标创下历史最好水平。”蔡善忠介绍,去年疫情发生后,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成立党员突击队,他担任突击队长,先后10余次前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及多家方舱医院的施工现场,连续奋战40个小时,完成155台套电气设备的设计、制作、安装和运输工作,确保施工机械设备和医院正常用电。

中国电建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汉镇既济水电公司大王庙电厂,始建于1906年,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商办电厂。 1926年,刘少奇、李立三、项英、许白昊等革命家曾领导既济水电公司工人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留下重要一笔。

当天,湖北省“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硚口区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占永良、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宜家家居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曹俊清、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武汉坤达工程造价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陆晓绚也分享了集体战疫故事。

据悉,硚口区共有1000多家已经成立工会的企业,远大医药等部分企业率先启动党史学习教育,下一步区总工会将在全区重点企业组织读书分享会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长江日报记者万凌 通讯员詹鸥 周青青)

【编辑:胡之皓】 

(作者:万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