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黄琪)29日,来自武汉理工大学、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职业学院的20余名学生,走进位于武昌区的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体验一场“红色之旅”,回看我党来时风雨路。这是“百万大学生看武汉”系列活动之一。
当日一早,大学生们来到位于武昌都府堤20号的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会址原为1918年创办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与同一条街上的农讲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相映衬,形成了一片“红色景区”。
参加活动前,不少大学生做了功课。大家了解到,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紧急时刻召开的,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地位。
走进纪念馆,馆内有文物珍品110多件、历史资料800多份,并部分对外展出。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1922年至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和夫人徐全直在这里以教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董必武曾称这里“一度成为湖北革命运动的指挥机关”。
“当时出席中共五大的代表有陈独秀、瞿秋白、蔡和森、李维汉、毛泽东、张国焘、李立三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罗易、鲍罗廷、维经斯基等也出席了大会。”纪念馆工作人员讲解道。
从工作人员的介绍中,大学生们了解到,中共五大虽没能完成从危难中挽救革命的使命,却是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党的历史上首次选举产生了中纪委的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
参观完中共五大会址,大学生们又探访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了解到毛泽东曾在这里主持工作。农讲所培养了一批农民干部人才、一批坚定的共产党员,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信仰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
武汉理工大学大三学生刘辉感慨道:“五大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道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虽然并未使党摆脱困境,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志士在腥风血雨中勇往直前,在困顿迷茫中寻找方向,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革命之路坎坷,人生之路又何尝不是。感谢‘百万大学生看武汉’活动让我们有机会接受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黄金权说:“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当时在这里任教,以此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让人感叹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多少血气方刚的青年为国家献出了青春和生命!我们是幸运的,生长在这样的和平年代,应学习前人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