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最温柔的作品 | 我读

克拉拉,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设计的机器人,他们靠太阳能充电,当他们感到虚弱时,站在阳光下或者摸一摸太阳的图案,便可以重获力量。在克拉拉的认知逻辑里,“一直待在阳光里”就是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幻想。

可是克拉拉终究得与人相处,“人心”怎么能站在太阳下呢?

如同《长日留痕》和《别让我走》一样,石黑一雄创造了一种人类的拟像,以疏离的眼光审视人类存在的痛苦和短暂。整个故事在一幅充满着原始感和生命力的画卷上展开,谷仓、狂风、原野、草原,一切的事物都是太阳最美好的馈赠。故事主人公克拉拉用童话般的视角,为我们缓缓回忆起她在人类世界里的故事。

克拉拉的主人乔西,是一个身患重病的14岁少女,因在橱窗的一面之缘,乔西缠着母亲将克拉拉接回了家中。然而,在之后的相处中,克拉拉却发现:母亲企图在乔西死后让克拉拉取代乔西,乔西一旦去世,克拉拉将成为母亲的唯一。可是,克拉拉却祈求太阳让乔西好起来,作为回报,她还将用自己身体里的某种溶液去摧毁一台制造污染的机器。最后,克拉拉的祈祷灵验了:在一天早上,太阳的光芒无私地撒在了乔西的身上,乔西奇迹般的好了起来。而克拉拉也迎来了她的最终命运——被放入杂物间,与太阳告别。

克拉拉情感细腻、观察入微,她的诞生就是为了“陪伴”,这种陪伴就像她所信仰的太阳,不求索取地无时无刻将光芒赐予万物。所以,克拉拉是永远无法对乔西的死亡无动于衷的,她可以学会爱,学会感知孤独,学会吃醋,但是却永远学不会自私。可是,学不会自私又怎么能拥有“人心”呢?

书中有一个情节令人心酸:面对乔西的冷漠,克拉拉小心翼翼地询问:我们还能成为朋友吗?克拉拉笨拙的提问,我们不禁为她捏一把汗,为什么?因为我们作为人,最能明白“人心”,有些东西烙在心里,就是一块永远的阴影,即使太阳也照不到那里。

现代科幻题材的克隆人的故事,总是擅长通过作者的第一人称的叙事来让我们融入AI的世界,借由他者之镜来反观自我。AI对待人类是“无我”的,被摘取“个人意志”的克拉拉展现出了一种至纯至真的善意,克拉拉的无私奉献与太阳的神性连接到一起,就像一面巨大的反讽镜。在完美的AI面前,人何以为人?爱何以为爱?可笑的是,我们在内心对人类的冷漠进行批判,但我们内心又期盼克拉拉如果是个人多好。

人类就是这么矛盾,我们甚至自己都无法直视自己的真心,石黑一雄将这种“自我欺骗”隐晦地表达了出来。母亲想让克拉拉取代乔西,不是因为她太爱女儿,而是单纯的为了掩盖自己内心的痛苦;父亲则在内心深处怀疑女儿身上确实没有任何独一无二的东西;里克直至最后都坚信他与乔西之间的爱是永恒的,即使两人已经分道扬镳。石黑一雄笔下的人物眼前总是像罩了一层自欺欺人的薄雾,可是那薄雾是那么的破绽百出,稍不留意就会被击中。

故事的最后,没有利用价值的克拉拉被运送到了堆场,在这里,她给出了对于爱的理解:关于“人心”最特别的地方,也许不在乔西心里,而是在那些爱她的人的心里,因为被爱笼罩,她才是那么的独一无二。

这是石黑一雄最温柔的一部作品,在含糊其辞中协调了人性的弱点,并借机在读者那里得到了原谅和释然。

(冯雪)

【编辑:朱晨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