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多有计算天赋?6月25日,长江日报记者第16届世界会计史学家大会获悉,早在旧石器时代,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经学会做加法。
山顶洞人刻符骨管分类研究图。
当天,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第16届世界会计史学家大会在武汉开幕。国际著名会计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郭道扬以《历史悠久而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会计文化》作主旨报告。他从中国史前人类社会说起,将中国会计历史娓娓道来。
史料证明,我国会计最早起源于公元前5万年至1.5万年,也就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其标志性证据是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居住地遗址,发现了刻画符号于带有磨刻计量符号的骨管。山顶洞人通过在骨管上刻符,发明了一到十的数字编码,还应用了十进位计数法。同时,基本运算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具体表现出对1+2=3,2+3=5,10+3=13,5-2=3的认识。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
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最后一行意为“齐人网获六鱼一小龟”。
“这是将人类从灭绝边缘拉回的发明。”郭道扬表示,山顶洞人通过计数,对食物进行管理分配,实现不同季节的“食而有余”,保证了人类的长远生存。
会上,郭道扬详细阐述了我国古代的会计发展历程,并向中外来宾展示了三件极为珍贵的会计文物。包括距今已近900年的宋代《造酒则例》和《卖酒则例》,上海福康钱庄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彩帐”,以及我国第一部介绍和研究借贷复式簿记的专著、已知存世仅有一套的《连环帐谱》等。听众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记录。他表示,中国古代会计发展上下几万年,展示了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可以说,开世界古代会计之先河。
外国嘉宾参观中南大会计史文博馆。
据悉,世界会计史学家大会是全球会计史学界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韩国、新加坡、日本等世界各地会计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及国内百余所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长江日报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卓张鹏 畅雅莉)
【编辑:陈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