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泽‘院士门诊’开诊,预示着江夏及周边地区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院士诊疗服务。”7月5日上午,江夏区首个“院士门诊”,在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门诊2楼正式开诊。
张英泽院士采用其研发的“改良胫骨高位截骨术(截骨保膝)”。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行关节镜复查。
我国骨科领域的杰出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教授亲临江夏,为首批门诊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分别为“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内翻畸形”及“跟骨粉碎性骨折”的3名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
“考虑到首次在江夏出诊,所以我昨天晚上提前到了。”早上8时许,张英泽院士便来到该院手术室,为即将连台开展的3台手术做着准备。据悉,此次接受张英泽院士手术治疗的患者,都是在前期由张英泽院士及团队经过远程会诊,确定的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根据前期会诊意见,张英泽院士决定采用其研发的“改良胫骨高位截骨术(截骨保膝)”“张氏骨折牵引复位器(胫骨平台骨折)”“微创闭合撬拨复位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等术式,亲自为他们实施手术。
张英泽院士应用“张氏骨折牵引复位器”开展“胫骨平台骨折”手术。
“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中。
“虽然手术难度系数大,但是在张院士带领下,3台手术累计用时不到1个半小时。”据该院骨科主任杨俊忠介绍,3台手术患者中,“截骨保膝”患者左膝关节内翻畸形(俗称O形腿),长期遭受疼痛困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比较年轻,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对手术有很大期望值;第三名患者系外伤致“右侧跟骨粉碎性骨折”,足跟内翻畸形,肿胀疼痛无法负重行走;如果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期也很长。
“手术中,张院士可以说是‘行云流水’,不单单是手术操作,更是难得的现场教学。”据该院骨科胡浩副主任介绍,“截骨保膝”患者原本“O”形内翻畸形瞬间变直,患者安返病房4小时后,便可下地行走,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预计3~4天即可出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行关节镜复查,原本塌陷的胫骨平台恢复平整,有效避免相应后遗症的发生,预计一周后便可康复出院;而“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经过微创撬拨复位,粉碎的跟骨完美复位。3台手术接续进行,都采用微创骨科手术治疗,出血极少,体表手术切口均不足3cm。
“现在交通非常便捷,只要江夏这边患者需要,我会随叫随到,不仅仅是手术,也会更多地参与门诊患者救治。”为了留更多时间给门诊患者,手术结束后,张院士没有停歇,便赶往该院2楼“院士门诊”,耐心细致地接诊患者。接诊中,张院士亲力亲为,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并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评估,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张英泽院士在“院士门诊”接诊患者。
“张英泽院士这样的顶尖骨科专家,常态化在我院开启‘院士门诊’诊疗服务,是兑现医院倡导的‘有温度、负责任、订单式、全天候’高品质医疗服务最有力的保障。”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院长田洪涛教授介绍,近年来,在武汉协和医院托管帮扶下,该院骨科已构建一套全面而精细的亚专业体系,汇聚了一支由高层次人才领衔、中青年骨干为支撑的专业团队,其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高达34%,技术水平处于武汉市骨科领域前列。
如今,在张英泽院士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搭建“院士门诊”服务平台,旨在通过线上线下预约诊疗“直通车”渠道,让辖区及周边骨科疾病患者与张英泽院士“面对面”就诊。让患者无需远行,即可在家门口实现“好看病、看好病”。(关晓锋 通讯员陈林 田星 熊帆 黎尚赟)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