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科普丨武汉码头曾被称为“不夜港”,这里文化颇深

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董宏猷曾说过,武汉的码头的功能是什么?是集散与流通。是人的集散与流通,物的集散与流通,信息的集散与流通,风俗的集散与流通。所谓“来如行云,去如流水”,坐而能知天下事,一日看尽五洲花。 武汉码头曾被称为“不夜港”。武汉的码头最早起源于内河。武汉有名可考的最早码头是1736年(清乾隆元年),在汉江上修建的汉口天宝巷码头,码头停泊木船最大吨位约900吨。但在此以前,武汉就因横跨东西的长江和连通南北的汉水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至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汉口即成为中部地区集散商货的著名码头。鸦片战争前,汉水口北岸即有“二十里长街八码头”之称谓。湖北、江西、四川等省及下江商人、徽商来汉进行贸易的商船,均有停泊的码头。当时汉水两岸所停泊的船只常在二万四五千艘上下,一派繁忙景象,清人曾用“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的诗句将之喻为“不夜港”。

汉码头文化经历了长期的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传统码头文化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彼此融合的产物,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荆楚文化的特质,又烙下了近代西洋文化的痕迹。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武汉大码头文化”体系。

传统码头文化面临向现代转型的时代契机。传统武汉码头文化建立于农耕文明基础之上,与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相表里,产生了文化劣根性,如封闭单向的思维方式、争功近利的价值观、打码头的江湖习气等。武汉码头文化的现代转型应以“反思与重构”为关键词,继承和弘扬武汉码头文化的优良品质与传统,剔除其劣根性,重构适应以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化发展、集约化增长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武汉大码头文化。

码头文化给予武汉人的,首先是开阔而不保守的眼界,是包容而不狭隘的心胸,是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为天下先的探索、开拓意识。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并不是偶然的。武汉人的精明与聪明,也不是遗传的。武汉人不排外,多包容,东西南北,五湖四海,兼蓄并收,皆为我用。因此,中国的诸多大城市中,只有上海和武汉的前面才冠有“大”字,“大上海”、“大武汉”。所以称“大”,不仅仅在于面积,更在于包容也。

武汉科技馆的“武汉码头文化”展项采用了背景图文与多媒体视频播放相结合的展示方式向观众介绍武汉独有的码头文化。

武汉科技馆(刘阳)

【编辑:刘思】

(作者:刘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