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示】腹痛数天竟是鱼刺惹的祸 6旬爹爹囫囵吞面“顺”进9根鱼刺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莫梓芫 通讯员 胡梦 万凌翔)秋季鱼肥肉鲜,爱吃鱼的戴爹爹每餐少不了一条鱼。近日,戴爹爹肚子一直隐隐作痛,因大便黑就去医院就诊,医生在做胃镜时发现,在戴爹爹的十二指肠上角转弯肠壁上发现了9根鱼刺。“我万万没想到鲫鱼的毛刺能让我吃了这么大的亏,医生说这些刺若是造成了穿孔或进入小肠,可能有生命危险或外科手术治疗”,戴爹爹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61岁的戴爹爹特别爱吃鲫鱼,清蒸、红烧、下面,每天变着法吃。这次鲫鱼煮面吃了两天后,戴爹爹腹部隐隐作痛,时有针刺样疼痛,排出的竟是黑色大便。他以为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老毛病犯了,自己服药两天却仍不见效。他去家附近的湖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一看,胃镜下见9根鱼刺扎在十二指肠上角转弯肠壁上,还有多处溃烂、活动性渗血。该科主任胡运莲教授说,鱼刺虽然不大,但是在一些特殊(较窄)部位,轻者划伤粘膜,重者刺入胸腔引起气胸、脓胸,不由刺入肠璧会出血、穿孔。所幸通过胃镜取刺过程十分顺利,戴爹爹腹部也不疼了,随后出血也停止了。

“人咽下含有鱼刺的食物后,鱼刺多数卡在咽部食管交界处,需要食管镜、胃镜下取出;也有少部分会跟着食物进入胃里,胃腔宽敞,如果鱼刺小,就会顺利通过胃部进入十二指肠,部分病人可能没有任何异常感觉。戴爹爹的痛苦主要源于鲫鱼煮面,鱼刺与面条裹在了一起,顺利通过了咽部食管交界处及胃,而未经被胃酸消化的鱼刺就扎在了十二指肠通道较狭窄的上角转弯处。”胡运莲解释,体外实验证明,将鱼刺放入浓盐酸(相当于胃酸)或醋内浸泡数小时,鱼刺才能软化。但是鱼刺经过食道、胃部停留时间较短,无法软化鱼刺。建议鱼要独立烹饪,最好不要与面条、绿叶蔬菜等混合烹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