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想也很后怕,是你们让我重获新生!”7月29日下午,罗先生在电话回访中感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医生杨红。十多天前,他曾接受冠脉介入手术治疗。
40岁的罗先生素来体健,长期从事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和维护湖泊健康工作。7月11日凌晨2点左右,他突觉胸口憋闷不适,并伴有大汗淋漓的症状。幸好工友警觉,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随即启动。
“患者心电图提示为急性心肌梗死。”120急救团队在转运罗先生途中,迅速与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协和江南医院)急诊科联系,开通心梗绿色通道,并为罗先生口服了心梗急救药物。
心电图提示,患者发生恶性心室颤动。
“抵达抢救室后,患者发生恶性心室颤动,并出现意识障碍。”医院急诊科医师迅速反应,对罗先生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紧急联系心血管内科医生进行急会诊。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凯第一时间赶到急诊科,查看罗先生各项指针,发现其已处于昏迷状态。他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决定对其实施冠脉介入治疗,同步联系麻醉科和重症监护室进行床旁气管插管等术前准备。
“情况比想象的更严重!”据张凯主任医师介绍,入院1小时后,罗先生在全麻状态下行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呼吸支持,完善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其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发出第一对角支后完全闭塞。面对这一紧急情况,手术团队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在影像引导下,于患者前降支中段至近段串联植入支架。
“从入院到血管再通,串联植入支架,不足90分钟。”随着导丝小心翼翼地穿越闭塞段,手术进入最关键的阶段。在影像引导下,手术团队精准操作、密切配合,成功穿越闭塞的血管段,为后续治疗打开通路。紧接着,两枚支架被依次植入罗先生前降支中段至近段,像桥梁一样稳固地支撑起狭窄的血管壁,彻底打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脏血流供应。
术后,罗先生被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第二天,罗先生意识恢复,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被转入心血管内科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并表示胸痛症状明显缓解。22日,罗先生康复迅速,顺利出院。
医生查房。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据心血管内科主任邓昭武介绍,STEMI作为冠心病中最凶险的类型之一,其高致死致残率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心原性休克作为STEMI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6%~10%,一旦发生,往往预示着极高的死亡风险。越快开通心脏冠脉血管狭窄病变,越有利于减小患者心肌受损程度。邓昭武说:“此次急救是医院上下联动、多学科联合救治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医院高效的协同救治能力。”
(关晓锋 通讯员陈林 田星 彭霞)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