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武汉全力迎战强对流天气

5月14日晚,武汉市遭遇近年来罕见强对流天气,全市和时间赛跑,全力排涝保畅,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伤员。

5月14日19时30分起,强对流天气向武汉市扑来。武汉市气象台从19时32分至20时49分拉响四次雷电、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并将大风预警级别从“黄色”提升到“橙色”。

14日20时30分许,武汉自西向东雷电、大风、大雨接踵而来。20时39分,蔡甸区奓山片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片区突遇龙卷风和强暴雨,受灾中心区域出现12级以上大风。部分房屋受损,工棚倒塌,大量树木折断,工地设施损坏,多名人员伤亡。

14日晚,武汉蔡甸受灾地区救援现场。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发生后,湖北省和武汉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应勇迅速作出批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忠林,副省长曹广晶,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等负责同志迅速赶赴现场指挥组织救援,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应急处置工作。

“抢救第一!”当晚,武汉市迅速组织应急、公安、消防、城管、交通、建设、卫健等部门,成立由5名市领导牵头的搜救、救治等6个工作专班,争分夺秒开展现场救援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我们当晚迅速赶到现场救援,组织临时照明,方便救援。”14日22时30分,武汉经开区军山片区救灾现场,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路两边的树木大半被刮倒,四周漆黑一片,路上赶去救援的车一辆接着一辆。

14日晚,武汉经开区军山片区救援现场。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15日凌晨,蔡甸受灾现场路边停满了消防、电信、工程等各种救援车辆。200名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携带生命探测设备和搜救犬在现场搜救。

来自武汉市卫健委的消息,灾情发生后,全市出动了救护车18辆,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派出了专家70名、护士200名,武汉市医疗直属单位组织了40名医护人员支持救援工作。

15日凌晨,同济医院中法院区正有序收诊。(视频 | 记者:姚旭 武叶 唐智峰 制作熊璐 审看蔡敏莉)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组织了近百名医护人员组成救治工作专班,所有接诊病人均采取一名病人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进行伤情评估,分类救治。

15日凌晨,部分伤者被救护车送到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抢救。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

截至15日中午12时,现场搜救工作基本结束。两小时后,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期强对流天气应对处置工作相关情况。

从15日7时起,全市再次普降大到暴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展开全市城市排涝调度。大雨滂沱中,全市1200余水务排涝人员在路面值守,400余台次抽排设备、车辆投入到紧急抽排中。经奋力抢排,东湖高新区水蓝路、民族大道新竹路两处短时渍水在上午11时前全部消退。

5月15日,武汉民族大道新竹路路段渍水,市政和交管等相关工作人员到场,打开下水道井盖排水,设置提示牌,引导车辆行驶。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此轮强对流天气还未结束,武汉毫不松懈、严阵以待。

(长江日报出品 采写:记者陈永权 摄影:记者刘斌 何晓刚 杨涛 高勇 制作:王戎飞 校对:熊琳琳)

【编辑:张玲 符樱】

(作者:陈永权 刘斌 何晓刚 杨涛 高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