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仪式现场。
8月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的湖北曲艺传承人培训班在江汉大学开班,来自湖北省地市州的38名学员,将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培训班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江汉大学主办,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汉大学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江汉大学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培训班由20多位专家组成授课团队,包括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吴文科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的周希正教授、江汉大学的庄桂成教授等。
曲艺界的知名艺术家李立山、杨鲁平、吴新伯等也加入了教学行列。湖北省曲艺家协会的主席陆鸣、副主席徐宁以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何祚欢(湖北评书)、付群刚(湖北大鼓)、姚俐玲(湖北小曲)等也参与教学工作。
培训课程涵盖基础课、拓展课、实践课三大类别。包括深入解析重要思想和政策,为具备扎实表演基础的学员提供作品讲解和针对性的比赛指导等。培训班将安排学员参与实地考察与实践。38名学员平均年龄为33岁,经过培训,将为我省曲艺传承队伍注入青春活力。
江汉大学副校长李卫东表示:“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不仅是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职责,而且还在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质量。”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何洋说,希望本次培训班继续利用好荆楚非遗资源和曲艺研究优势,继承和弘扬已经积累的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创新,为全国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提供智慧和力量。
本次培训是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第六期湖北曲艺传承人培训班。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期,为全省培养了200多名优秀曲艺演员。
(文/通讯员冯岭 图/贺天运)
【编辑:张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