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8日讯 “是哇冰还是桂冰?都不是。我叫眭(sui一声)冰。”9月7日,在中南民族大学迎新现场,来自重庆市石柱县青龙村的大一新生眭冰的姓氏让迎新的老生犯难,她不得不反复解释自己姓氏的读音。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除眭姓外,还有貟、呙、糜、滚等姓氏也极为罕见。
中南民大迎新现场。
“不要说你们没见过姓眭的,除了我们青龙村外,我也从未碰到过姓眭的。”眭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她是土家族,今年被中南民大生物医学专业录取,在印象中没有几个人能准确读出她的姓氏。村里的方言把眭(sui一声)读成“息(xi)”音,像是避讳什么,直到上学后自己查阅新华字典才知道眭姓的准确读音是眭(sui一声)。除了老家,她在外面几乎没有遇到过姓眭的人,小时候看《三国演义》,袁绍手下有个将军叫眭元进,这是她从书本上找到的唯一一个姓眭的。
因为姓氏罕见,又难认,生活中的眭冰遇到不少尴尬事。“一位体育老师一学期都没有喊对我的名字,有时喊我洼冰,有时候喊我桂冰,我也没有纠正,也没有提醒老师。”眭冰说,村里姓眭的有三四百人,也是当地唯一一个姓眭的村子。
同样来自土家族的预科生呙师淼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的姓跟锅的读音一样——呙(guo一声)师淼。他来自湖北建始县景阳村,村里有三四百人都姓呙。上学后好多老师也不认识他的姓,导致课堂上很少被点名回答问题。
呙师淼的父亲呙豫昌介绍,呙姓在历史上也有几个名人官员,如南唐的呙拯、宋朝的呙辅等。他们这一支呙姓是200年前从湖北公安搬过去的。
来自河南省辉县高庄乡后郭雷村的新生貟荣濮,其姓氏也让很多人张嘴卡壳。其母告诉记者,他们貟(yun四声)姓是汉族,全村姓貟的有1000多人,在当地有貟氏祠堂,貟氏相传为伍子胥的后裔,为躲避仇人追杀才改姓的。
长江日报记者查询后获悉,中南民大新生中除眭、貟、呙等姓氏外,糜姓和滚姓也极为罕见。来自无锡的糜辰卓称,她是汉族,从小到大,学校里就她一个糜姓,书上也只知道三国演义里的刘备的谋士糜芳。来自天津的一位滚姓新生,据称滚姓与鲧有关。鲧是大禹的父亲,由于“鲧”字难写,后人用易于书写的“滚”字代替,久而久之形成了“滚”姓。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龙华 辛志强)
【编辑:王戎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