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戴红兵 通讯员明亮)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市民向胜军如往常一样,周末休息时,带着望远镜和装备,来到天兴洲观鸟,他是武汉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的一名志愿者,见证了在武汉几乎绝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从零到36只的飞跃。
黑鹳成鸟 。明亮 摄
黑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数量仅有约1000只。每年冬季,作为候鸟的黑鹳会以家庭为单位,从北方来到南方越冬。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武汉,一直是黑鹳的越冬地。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黑鹳在武汉几乎绝迹,只有零星的观测记录。
黑鹳幼鸟。明亮 摄
2014年的冬季,武汉市观鸟协会志愿者在天兴洲开展鸟类监测时,发现了12只黑鹳,接着,志愿者们开展了长达7年的长期观测。黑鹳栖息在天兴洲越冬的时间,一般是从每年10月底到次年4月初,志愿者们冒着刺骨寒风,顶着烈日暴晒,来到天兴洲,开展科学监测。
天兴洲黑鹳。颜军 摄
在志愿者们的努力和管理部门的重视下,天兴洲洲头越冬候鸟保护区域划定,为黑鹳在城市的三环内留出一片宁静的乐园。
志愿者们在天兴洲监测鸟类活动。武汉市观鸟协会供图
“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天兴洲湿地保护行动中。”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介绍,2020年,武汉市观鸟协会组织各大高校环保社团,共同在高校校园内开展20余场湿地保护宣传活动,吸引到336名大学生报名湿地保护青年志愿者,其中选出148位同学参与到天兴洲湿地保护行动当中。在天兴洲上,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同学们分组进行净滩、问卷调查以及鸟类等物种记录工作,让更多人认识黑鹳,认识天兴洲。
志愿者们在天兴洲监测鸟类活动。武汉市观鸟协会供图
有数据显示,2014-2016年间,天兴洲黑鹳数量维持在十几只,2017年超过20只,最近一次监测到的时间是2021年3月,多达36只,为七年来监测之最。有专家分析黑鹳七年均来天兴洲的原因是,天兴洲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江中丰富的鱼类,是吸引黑鹳到来的重要原因,说明武汉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编辑:白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