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3日讯(记者王晶)为助力新民营经济发展,3日下午,黄陂区举行“同心·律师服务团”进民企进社区进校园启动仪式。40位律师与38个民营企业、一个学校和一个社区现场结对,签订法律服务协议。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持续深入开展,推动新民营经济发展,3日下午,黄陂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举行全区非公经济年轻一代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教育报告会。会上,“同心·律师服务团”进民企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该区非公经济年轻一代联谊会、罗汉街钢模协会、“同心·律师服务团”部分成员1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现场,“同心·律师服务团”与武汉云雾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38家民营企业签订了服务协议,此外,律师团签约服务的对象还有区职高和前川街康乐社区。
据了解,“同心·律师服务团”成立于2013年,发展至今共吸纳专职律师共40人,旨在为新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各种法律服务与法律援助。
会上,几位非公经济人士代表畅谈了学习十九大的感悟,分享了自己的成功经验。湖北信义兄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东林发言称,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些年因为讲诚信,他有幸当选了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信义兄弟公司也当选全国首批“诚信之星”企业。在做好企业的同时,成立“信义基金”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信义互助精神。
“能人回乡”代表、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天才表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为改善家乡面貌,他回乡创办木兰花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让杜堂村蝶变成美丽的花乡。回到家乡创业,建设美丽乡村不仅圆了他的梦,更是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谈到创业经历,武汉永旺农产品合作社理事长胡丹称,在家乡成立一家现代化的大米加工企业,帮助农民就业,实现了她的创业梦想。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她坚持大规模优质种植、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其生产的大米远销海内外,去年销售收入过亿,起到了极大的示范推广作用,也为推广农业现代化贡献了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