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升级,“三镜联合”成功摘除胆管结石

胆囊长结石,切除胆囊后,结石又长到胆总管,49岁的刘先生面临二次手术及术后持续引流胆汁两个月。为减少治疗带来的痛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普通外科和消化内科联手施行“三镜”联合微创手术,以更小的创伤获得了更好的疗效。

一年前,刘先生因为腹痛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胆囊结石,做手术切除了胆囊。因为有严重的炎症,他手术后又治疗了一个月才康复出院。没想到,一周前,他突然发高烧,同时出现皮肤黄疸,尿色深黄如酱油色。这次,刘先生被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位于人体消化系统的中心地带,胆总管结石往往会引起梗阻性黄疸、胰腺炎、胆管炎等严重后果。针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式有多种,如果按照过去经典的手术方式,术后要留置T管进行胆汁体外引流,患者至少需携带两个月的T管,会给术后生活带来巨大苦恼。术后还可能引起T管脱落、胆瘘、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如果改做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取石术,因为结石较大,又需要切开部分肌肉组织,容易造成胆道逆行性感染,为患者的后期生活带来不便。

经过辗转联系,刘先生决定到梨园医院求治。住进普通外科后,该科周志林主任详细询问病史,带领团队对刘先生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又与消化内科熊莉娜主任团队充分讨论与沟通,迅速确定了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的微创手术方案。

医生在手术中。

“三镜”联合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极其考验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和专业水平。术中,普通外科团队率先应战,在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切开胆总管,通过胆道镜进入胆总管探查取石、清洗胆道;再由消化内科团队在十二指肠镜下置入鼻胆管引流胆汁;再由普外科团队一期缝合胆总管。两科团队紧密配合,凭借娴熟技艺攻克一道道关卡,彻底解决了患者的“心腹之患”。

取出的胆管结石。

术后,刘先生黄疸很快消退,术后次日即可自行下床活动,精神体力状态迅速恢复。一周左右就达到出院标准。(通讯员张翔 夏杏芳)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