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教”专业硕士如何培养?这场研讨会深入探讨

近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办的“农文旅教”四位一体农业硕士(农村发展)育人模式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学术期刊、企业和政府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相关代表,围绕农业硕士(农村发展)专业学位的创新培养模式、实践基地建设及乡村振兴路径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叶飞和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孙传明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农业硕士(农村发展)专业教育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价值。此次会议不仅是对传统农业教育的革新探索,更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前瞻性视野。

在主旨发言中,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吴惠芳以《乡村振兴岗位实践——农村发展领域专硕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为题,从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导师体系、实践基地支撑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分享了中国农业大学的经验。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范建华以《农业专硕教育如何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为题,从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的相互关系出发,强调了农业专硕教育在培养乡村文化振兴、文旅融合实干型人才方面的重大作用。

研讨会议题讨论环节围绕“农业硕士(农村发展)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硕士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的创新路径”“产业发展与乡村实践基地的互动机制”三大主题展开。与会专家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从产教融合、乡村发展需求、政策支撑及市场导向等角度,提出了多层次的创新建议,会议现场讨论热烈。

据悉,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旨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中心将继续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携手社会各界,构建涵盖政府、企业和乡村的“多元共建”育人共同体,推动多体系的实践育人模式,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通讯员党波涛)

研讨会现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