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车流如织,桥下别有洞天。复兴体育公园内,年轻人在球场上挥汗如雨;老人慢悠悠地度过茶余饭后的闲暇时光;孩子们三五成群地嬉戏玩耍,自得其乐……在江汉,昔日那些被遗忘的边角空间地带,如今被重新唤醒,形象焕然一新,变身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乐园。
助推城市蝶变,江汉区全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激活“沉睡空间”,焕新“边角地带”,努力让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
初冬,温暖的阳光穿过黄绿交织的树梢,洒满一地的金黄。
在复兴立交下的复兴体育公园,散落分布着几处篮球场,场地整洁规范。傍晚时分,各年龄段的人们总是能在这里找到球友,酣畅淋漓地来上几局。一旁五颜六色的儿童游玩设施更是引来不少小可爱的“光临”,另一旁的花海绿道,无论什么时节,总能一眼见绿,从咿呀学语的幼儿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各年龄层的市民都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提起曾经的复兴立交桥下空间,熟悉的人都忍不住直摇头。“这个区域位置在桥下,相对隐蔽,以前就是草坪,还有好多垃圾,卫生条件较差。”而今这片荒芜之地,摇身一变成为休闲漫步、运动健身的慢生活空间。
桥下空间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必须用好这些“灰色空间”,循序渐进、逐个打通,以此来实现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在改造过程中,江汉区充分利用桥下空间植入艺术符号,将现代公园理念融入口袋公园建设中,对植被做减法,腾出更多活动空间,展现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在立交桥正下方,修建了3个半场篮球场、1个整场篮球场、1个儿童游乐场、1个老人健身区和1个4000平方米的活动广场,让复兴体育公园成为老中青三代人的“快乐星球”。
如今,复兴体育公园已经成为集篮球场、游乐场、城市绿道为一体,面积有21327平方米的综合性公园,是江汉区口袋公园里面积最大的一个。
冬日的暖阳,写下独属这个季节的诗情画意。在江汉区八古墩北路,路边荒地悄然“变身”,成为焕然一新的街边游园,舒适宜人又充满活力的氛围,让人眼前一亮!
就在以前,这里还是一处用于建筑工人休息和建筑物料存放的空地。3100平方米的空地已经闲置多年,地块内杂草丛生、环境脏乱,一度成为城市管理的盲点和城区环境的痛点。
而如今,漫步在游园内蜿蜒的步道上,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绿意,缤纷艳丽的花卉,在其间竞相开放,旧轮胎制作而成的各类景观小品、铁路安全和爱国教育墙画分布在公园之内,赋予了城市别样的生机。“以前我们路过这里时,垃圾遍地,现在绿意环绕,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很不错!”看着眼前的变化,家住站东社区的居民张阿姨眼角总是流露笑意。
在设计之初,江汉区便秉持“寓教于乐、因地制宜”的理念,将垃圾分类元素融入自然景观,因地制宜,让公园在绿美环境中成为垃圾分类知识宣传的前沿阵地。低碳生活体验馆、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四色跑道、垃圾分类猜猜猜小游戏、垃圾分类智能设施,让“自然友好型”垃圾分类理念完美融入公园环境,兼具创意、美观。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如今,唐家墩街道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正为城市增添更多新意与美意。
用绿意装点城市空置地块。在江汉,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日常。
位于精武路与解放大道交会处的精武口袋公园,占地约3300平方米,巧妙地挖掘了精武路历史文化底蕴,并通过文化景墙展现给来往的市民,以往的空置地块变成了集历史文化、休闲娱乐、绿色生态的口袋公园。
其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马场角口袋公园,不久之前还是机动车随处停放,影响行人出行和城市景观的空置地块,江汉区结合马场角道路提升改造,将该空置地块打造成“常青树下社区生活剧场”为主题的口袋公园。
5000余平方米的游园,栽满了棠梨树,延续曾经“姑嫂种树”,为行人遮阴的美谈,木质结构的游乐设备、休闲连廊的设计,给周边居民提供了遛娃、娱乐的场所。几年前,姑嫂树游园还是一片荒地,堆满了建筑废墟、生活垃圾,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绿荫聚合邻里,花芳融汇情谊”的街边游园。如今,开阔的阳光草坪上点缀棠梨树、主题廊架旁搭建儿童乐园,这里再没有居民对于环境脏、乱、差的投诉,只余祖孙园中玩耍、居民闲时休憩。
积极利用空置地块及城市微空间,江汉区用因地制宜的规划理念与精心设计的景观呈现,让江汉区的口袋公园遍地开花,打造了一批可休憩、可健身、可交往的活动场地,满足市民群众“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的美好愿望。
道在林间走,人在画中游。漫步在桥下空间,徜徉在城市公园,一座座公园,串联起城市山水人文,一座座桥下空间,装点着百姓生活,“诗和远方”的生活已经逐步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美景。
《初冬的浪漫》
凉风正好,冬天初到,趁着秋色还未远去,赶快去江汉区的公园内,邂逅一场初冬的浪漫。
(来源:江汉之声)
【编辑:王戎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