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版《追梦赤子心》!确认过眼神,我们在寻找的,正是这样动人的你

4分钟,有多久?

240秒,转瞬即逝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240秒,是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的最后希望

每一次与死神的较量

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争分夺秒”



中国的339万医生

14亿国人生命的守护者

一生中要面对无数次这样的“4分钟”挑战

没有什么职业和医生一样

与生命相握,与病痛相关,与生存相息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他们是汹涌人潮中的平凡一员

却并不普通

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医生?

著名医学家裘法祖教授给过答案: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在医疗重镇武汉

一份答卷早已交出:

自2004年开评“中国医师奖”以来

武汉地区有32名医师获此殊荣

他们,是武汉36000名职业医师的形象代言人。



首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张应天教授将生命最后的93天交给年轻医生,身后留下50万的医学奖励基金。

“中国器官移植拓荒者”夏穗生教授,身后捐赠百万元给器官移植研究所。

裘法祖教授的学生陈孝平教授在当选中科院院士后,以他命名的专家工作站走向全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丁教授为中国宫颈癌的防治做出了原创性贡献,从医数十载,为近千名女子保住生育功能……



优秀的基因已经得到传承,近年来,一批优秀的青年医生涌现出来。

常年坚持蹲着为患者检查,来自武汉市第一医院的“半蹲医生”马艳相信,这样能离病人更近。

同机乘客万米高空中突发不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美女医生肖璇紧急为其施救,挽回乘客性命。

时刻挂着耳机,武汉市中心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医生段鑫被称为“热线医生”,这样做只是为了方便随时与患者接打电话。

手机里存着4000多名患者个性档案,武汉市第四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张青松坚持在每周三下班后为患者义务服务。

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武汉市第五医院心内科主任洪李锋坚持专业判断,选择不给病人放支架……



他们继承了“悬壶济世”的精神

以“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为信条

他们不怕误解,不畏质疑,不回应斥责

他们说

治得人病,救得人命,便是最珍贵的回报



他们

拿得起手术刀,写得了论文

讲得了科普,拍得了大片

他们

治愈疾病,抚慰伤痛

他们控得了体脂,也挽得了生命的狂澜

他们

具有打破陈规的勇气和实力

以“新锐”之气在领域立足

他们说:

既然选择了直指星辰大海的方向

又何必在乎路上崎岖坎坷



在第二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武汉市卫健委、武汉市第一医院、长江日报集团联手推出《寻找新锐青年医生2019》活动。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长江日报记者将寻访优秀青年医生,与他们面对面,用视频、文字和影像定格他们的“明日之星”风范,传递医者初心。



谨以医护版《追梦赤子心》

向全体奔跑的一线医生致敬



出镜医生(按出场顺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周宁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朱云

武汉市第四医院脊柱外科主治医师 王威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住院医师 李源

(来源:武汉晚报  歌词改编刘晨玮 苏金妮 王恺凝 文案王恺凝 刘晨玮 苏金妮 视频后期处理刘派  动图制作胡肖 制作刘学勤  )

【编辑:余丽娜】

(作者:刘晨玮 苏金妮 王恺凝 刘派)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