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刘忠信70年“记过”改造自我,近万网友发帖表达对老人敬意

长江日报讯 连日来,长江日报以《党员刘忠信70年“记过”改造自我》为题,连续报道老党员刘忠信的事迹后,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众多读者用跟帖、来电等方式向刘忠信表达了敬意,大家纷纷表示:向刘忠信学习,刘忠信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学习典范,在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刘忠信与他的账本。长江日报记者陈奇雄 摄

在他的身上,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众多读者说,在老党员刘忠信身上,有太多值得每个人学习的地方。近万名网友在网上发帖,表达自己对刘忠信老人的敬意。

网友@sweet评价:善于进行总结,有错即改,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

网友@小七说:共产党员要像刘忠信一样,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成长起来。

网友@风景评价:刘忠信老人的这个账本晒得有意义,我们要经常“三省吾身”。

网友@初夏说:刘忠信老人的这份坚持,这份党性觉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

陆龙启是湖北省发改委退休干部,他在认真阅读《长江日报》刊发的有关刘忠信的报道后说:“希望所有人都能像刘忠信一样,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多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多从党史、军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武汉市江夏区公安分局乌龙泉派出所所长龙庆说:“严于律己、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表现在刘忠信老人身上的这些高贵品质,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品质。作为一名基层公安派出所所长,我将以刘忠信老人为榜样,扎根基层,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率领全所工作人员努力工作,为老百姓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共产党员黄东斌说:“向刘忠信老人学习,力争像他一样,在方方面面做到‘知错即改,有错就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尽职尽责将教书育人与科研工作做好。”

刘忠信的两个“账本。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

干休所全所工作人员向刘忠信学习

6月4日,长江日报记者再次来到湖北省军区武汉第18干休所,对熟悉刘忠信老人的干休所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

干休所战士张震说:“刘忠信首长从来不跟我们摆领导架子,而是跟我们打成一片,经常找我们谈心,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指明方向。”

干休所文职干事吴菡说:“刘忠信首长活到老、学到老、为党工作到老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能在这样的榜样身边工作,我感到很荣幸,我要向他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

干休所职工杜红霞说:“刘忠信首长作风严谨,廉洁自律,从不侵占公家一分一厘。他乐于助人,经常主动关心帮助困难群众,深受大家爱戴。”

干休所所长方烈介绍,刘忠信同志是他们干休所党委委员、管委会主任、文体队队长。他是2018年来该干休所当所长的,从刘忠信同志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

方烈说,他们将组织全所工作人员向刘忠信同志学习,要求全所官兵像刘忠信同志一样,做到“勇于剖析自己,及时改正错误,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争做“政治信仰坚定、光明磊落、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优秀党员。

刘忠信正在记账。长江日报记者胡胜 摄

刘忠信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学习典范

昨日,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朱丽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江日报》刊发的有关刘忠信的报道,她都仔细读过,从刘忠信同志珍藏的账本中,她看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思想成长历程。

刘忠信的先进事迹是鲜活教材。刘忠信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学习典范。

刘忠信坚持自我改造,甘当“群众的学生”。在长达70年的时间里,他坚持用“记过”方式来改造自己的思想,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来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这很好地体现了共产党员勇于自我批评、善于自我批评的高风亮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刘忠信不困囿于“降级任用”,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多次荣获功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刘忠信给很多年轻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生动注脚。

(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 夏奕 陈奇雄 通讯员何武涛 孟波 徐晶)

相关报道:

一个账本两种账,党员刘忠信70年“记过”改造自我

18岁开始记账本,多数记缺点,刘忠信: “党员一辈子都要改造自己”

“不应该为职级降了一丁点而抱怨” ,“降级任用”后他把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晒账本!来看看这位老党员70年的“记过”

【编辑:付豪】

(作者:李慧紫 夏奕 陈奇雄)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