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力量 “铸魂工程”激励青山人民踏上新征程


[这里的情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今年以来,青山区大力开展“铸魂工程”,提炼青山精神,提振青山自信,塑造“青山绿水红钢城”城区形象,为全区凝心聚力谋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多少年来,“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文化自信和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流淌在青山人的血脉里,激励着他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甘于奉献,创造了城市发展史上一个个值得铭记的成就。

如今,青山人必须唤醒文化自信、激发昂扬斗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奋力拼搏赶超、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征程上,谱写壮丽新篇章。

青山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图为孩子们在江滩堤顶绿道练习轮滑


凡人善举传递向善的力量

“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正如歌中所唱,在青山区,就有这样一位用声音为盲人带来光明的使者。

31岁的杜诚诚是新沟桥街蒋家墩社区一名残疾人协理员。除了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为残疾人服务,2010年,她还参加了盲人电影讲解员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帮助盲人“看”电影,一做就是7年。

杜诚诚自己也是一位残疾人。当年,躺在左腿高位截肢的手术台上,她在心里默默地想:“如果能活着走下手术台,我也会像医生一样尽力去帮助别人。”为了这个对自己的承诺,到目前为止,她已义务为盲人讲了200余场电影,累计服务7000多人次,为50多部影片写下近百万字讲解稿。现在,杜诚诚不仅自己讲电影,还成立了工作室,在全市培训了100余名和她一样热心公益的盲人电影讲解员。

今年1月,作为武汉百万志愿者的唯一代表,杜诚诚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最美志愿者”荣誉称号,她也荣获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人民日报》8月14日发表暖闻热评,“只要怀有一颗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心,即使身有残疾也能成为他人生命中的‘贵人’。”

一把扫帚传家风,青山一家三代人义务扫公厕53年。去年6月,这家人被评为“荆楚最美家庭”。

冶金街楠姆庙社区车站村一片棚户区里,有一座低矮简陋的公厕。79岁的刘忠兰依然坚持每天义务清扫公厕半小时,这个习惯,始于53年前老伴谢伍贤的一个举动。1964年,谢伍贤被调到楠姆庙车站,住进了这片棚户区,为方便职工,车站在旁边搭建了一座公厕。没有冲水设施,没有专人维护,公厕环境脏乱。

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党员谢伍贤拿起扫把走进公厕,从此,义务打扫这座公厕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老伴刘忠兰、儿子谢常青、孙子谢强,在谢伍贤带领下,这家人坚持义务扫公厕,即使谢伍贤2015年去世后,也从未间断。

谢强说:“爷爷传给我们的这把扫帚,对我来说是最珍贵的东西。它象征着坚持不懈做好事、不计得失为社会的优良家风,我们会一直传承下去。”

据了解,青山区近三年来已产生“中国好人”3人、“湖北好人”5人,“荆楚楷模”3人、武汉市“时代楷模”19人,一座座“道德灯塔”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全区人民学习、践行。

大城工匠演绎精神的力量

一个托盘、一把刻刀、几张彩纸,在刘士标的手中,就能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水村山郭的风景。

77岁的刘士标年轻时是武钢的一名工人,酷爱剪纸的他勤学苦练、悉心琢磨,开创了“工业剪纸”流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刘士标的“工业剪纸”,以钢铁、石油、采矿、建设等生产劳动全过程为创作主题,反映了以武钢为代表的我国工业发展进程。同时,他坚持自己的艺术见解,在继承的基础上跟进时代步伐,“不能忘记老祖宗,不能忘记老手法,但也要搞新的东西,反映现在的生活。”《江城大武汉》、《长江三峡风光》、《世界风光》等一系列剪纸作品深受好评。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刘士标和徒弟毛明月创作的剪纸作品,入镜央视《还看今朝·湖北篇》特别节目,赢得央视“段子手”朱广权点赞。

“南方剪纸以刀刻见长,线条流畅细腻,刀法要娴熟,手要准、稳,才能让人物的头发、胡须纤毫毕现,且不能有丝毫断损。”刘士标说,他6岁开始学习剪纸,70多年创作了1万多件作品,纯熟技艺靠的就是日常苦练、精雕细刻。

作为青山区非遗文化的另一位代表性人物,61岁的一冶版画家傅树清同样是40载刀笔耕耘不负“匠心”。中国一冶是我国开展工人版画创作活动最早的大型企业,20世纪50年代,一批爱好美术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创作工业版画,一冶版画由此发端。

傅树清为获取艺术灵感及素材,长期深入施工一线,将现代装饰与色彩构成引入套色版画。为时代讴歌,为人民立言。傅树清历时一年创作的1米宽6米长的当代木刻版画作品《美好中冶》,再现产业工人四海为家搞建设、大江南北度春秋的生动画面,是中国工业版画迄今最大的一幅主题性作品。

青山不仅有艺术工匠,还有一大批能工巧匠。

面对吊装难题,57岁的周汉生有着一股在战场上攻城拔寨的拼劲和兴奋劲,这令他获得“天车安装专家”的美称。

1982年,周汉生技校毕业后,进入中国一冶当起重工。转战全国多地,参与20多项重大工程建设,由他负责组织指挥的吊装安装任务达千余次,没有出现一次失误。零差错的背后,是他用实践证明了自己说的话:“虽然我是个起重工,但我认为做事情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不认真不行。”

周汉生在工作中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善于琢磨、精益求精,实现了从工人到工匠的升华。如今,周汉生是中冶集团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今年9月,周汉生被评为“荆楚楷模”。

从普通技工磨练为领军人物,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钳工周虎被人们誉为钳台上的“猛虎”。

16年钳工生涯,周虎参与众多国家级军工产品的装配试制攻关,以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100%、节点实现率100%的成绩,为海军建设累计提供千余套优质装备。他被评为中船重工首席技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今年3月,又荣获首届“荆楚工匠”荣誉称号。


“青山造”激发向上的力量

清末张之洞督鄂,“汉阳造”蜚声华夏,武汉实现第一次工业腾飞。新中国建立初期,武钢落户青山,大武汉挺起共和国钢铁脊梁,成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有力支撑。可以说,“青山造”实现了武汉第二次工业腾飞,也造就了新中国第一个产城融合的范例——红钢城。

武钢为武汉带来了大工业文明的大气象,对武汉经济发展的贡献一度接近“半壁江山”,于是有了“武钢咳嗽、武汉感冒”的形象比喻。

即使在宝武重组后的今天,武钢依然拥有自己不可替代的荣光,那就是被称为钢铁业“皇冠上的明珠”的硅钢。据介绍,武钢硅钢产品凭借优良的品质,牢牢占据国内硅钢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武钢将向产品中高端化继续迈进。

与武钢相伴而生的中国一冶,持续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已形成工程总承包、钢材深加工、房地产开发多元发展的新格局。承建二环线汉口段及金桥大道快速通道工程,开创武汉城建项目投资建设BT模式先河。武青堤江滩改造改出新天地,青山江滩堪称武汉最美江滩。以强烈的工匠精神“雕刻”东湖绿道郊野道,向家乡父老交出一份精美杰作。

“一带一路”彰显青山作为。作为湖北最早“走出去”的建筑企业,中国一冶发挥30年国际市场运营经验,在“一带一路”的广阔天地里大展宏图。承建 “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世界单体最大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300兆瓦光伏发电工程,并在施工中创造了光伏建设领域的“中国速度”。在科威特建成一座与摩纳哥面积相当的大漠新城,被当地政府誉为“城市缔造者”。此外,中国一冶在“一带一路”上的钢铁冶金项目合同总额已达30多亿元。

今年6月,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等多家中央媒体的记者走进青山采风,用影像记录戴家湖、青山江滩、青山矶、红房子、棚户区的变迁,向世界传播一个注重生态修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青山。新华社新闻客户端发布《空中之眼——航拍戴家湖 煤灰山变公园》航拍美图,短短两天,点击量突破23万次。“渡江节”期间,“青山绿水红钢城•摄影名家青山行”大型摄影展活动,在青山江滩慢生活广场展出100幅作品,吸引上千市民驻足观赏、摄影留念。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创造出“青山造”的50万青山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继续奋斗。

青山是全国武术之乡,图为居民们 在江滩打太极拳


策划:中共青山区委宣传部

撰文:李锐 彭亚楠 何畅

摄影:刘新武 王建华

(作者:长江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