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张老照片,折射中国光纤通信发展史 赵梓森:四十年前无人相信“玻璃丝能通信”

激越四十年·洪山家庭印记

(一)

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中国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成就辉煌。每一个家庭不仅仅是参与者,更是见证者与受益者。  日前,洪山区委宣传部、洪山区妇联、洪山区档案局发起征集活动,收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保存洪山家庭中,能够反映洪山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变迁的,具有较高保存价值的老照片、老日记、老信函、老证书、老影像、老票据、老报刊、老物件等。

本次物品征集后,洪山区档案局将开设一个数字分馆——“洪山家庭档案馆”,保存10个代表家庭的影像资料,包括居民讲述家风传承故事的1分钟视频,经过老照片、老日记、老信函、老证书、老影像、老票据、老报刊等资料翻拍的电子文件也一并归档。

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洪山人争做家庭档案的记录者、家庭记忆的保护者、家庭历史的探寻者、家庭文化的传承者。

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洪山人,尤其是“新洪山人”,了解洪山历史,回顾洪山发展,透视洪山嬗变,期待洪山前景。

今天起,本报与洪山区共同开设“激越四十年·洪山家庭印记”栏目,让我们通过洪山区10个家庭的档案,探寻时代变化折射出的有形“印记”,追寻思想观念变化带来的无形“印记”,倾听岁月留声。

赵梓森讲述我国光纤发展历程

在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邮科院家属区的深处,藏着一栋外表斑驳的两层楼房。花木扶疏、树影斑驳,一只黄白色的小花猫,陪伴着“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夫妇,享受平静的晚年生活。和蔼之中带点幽默,86岁的赵梓森像其他普通老人一样,是一位让人如沐春风的老者。如果不是家中挂满墙面的荣誉证书,人们很难把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挂钩。

赵梓森(左二)熔炼机床前研发光纤

赵梓森的家中,保留着许多记录了中国光纤发展历史的老照片。它们或预示着中国光纤通信研究进入快车道,或记载了第一条实用光纤线路的诞生,或标志着中外合资公司长飞公司的诞生。一个秋日的午后,赵梓森打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在老照片中回忆起中国光纤通信的“那些年”。

光纤研究“前无古人”

厕所旁搭建简易实验室

一张简易熔炼机床的老照片,勾起了赵梓森对峥嵘岁月的回忆。照片中,赵梓森穿着白色的实验服,站在简易实验室中。正是实验室中锈迹斑斑的简易机床,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我就从求学阶段开始讲起吧”。赵梓森表示。

1932年出生在上海的赵梓森,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从小爱玩的赵梓森并非是“学霸”。因青睐实用性学科,赵梓森先后从浙江大学农艺系、复旦大学生物系退学,两次重新参加高考,最后于1950年入读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电信专业。

毕业后,赵梓森被分配到武汉邮电学校(武汉邮科院前身)当老师。条件极其艰苦,基础教学占据了大量时间,赵梓森依然在动荡的年代坚持研究,无论是“可解三阶微分方程的模拟计算机”,还是“0-∞法解网络”解“梅森公式”都备受好评。尤其是1973年主导研究的大气光通信难题,让武汉邮科院为之欢欣鼓舞。

“同事们都很高兴,但是我却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大气激光通信受到天气和地形的影响太大了。”赵梓森表示。偶然机会听说美国在研究光纤通讯,他为之振奋,“玻璃丝也能通信?中国都是用铜线通信,传输信号是模拟信号而非数字信号,这个研究可谓‘前无古人’”。

尽管如此,用“玻璃丝通信”在当时仍属“天方夜谭”,无人无钱支援的赵梓森,在邮科院厕所旁搭建了简易实验室,找工厂要来了破旧机床,用螺丝钉和橡皮泥代替精密调准器,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错。

熔炼出高纯度玻璃丝

“八二工程”商业试验圆满落幕

“看起来简单的玻璃丝,要制作起来却很困难。当时光纤通信的三个基本要素,光纤、激光器和通信机等在国内都属空白,仅实用型光纤一项,我们就走了不少技术弯路。”赵梓森表示。

为了炼出高纯度的石英玻璃,赵梓森曾想到用酒精灯与石墨炉,但因温度不够而无法保证纯度。在连续考察了沙市与上海石英厂后,技术弯路终于被走通。“我们是瞎摸,毕竟不是这一个行当的,不能用石墨炉,必须得是氢氧焰——它的温度能达到1400℃—2000℃。”

就这样,在极其简单的实验设备和制作工艺条件下,赵梓森就用氧气、四氯化硅等原料拉制出了我国第一根实用型光纤。1977年,在“邮电部工业学大庆展览会”上,赵梓森展示了自行研制的光纤传输黑白电视信号,得到了当时邮电部长的赏识,光纤通信由此成为国家级重点项目。

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还需要完成商业试验。1981年,国家科委确定在武汉建立一条光缆通信实用化系统,赵梓森在项目建设中负责后台指挥。按照设计,这条光缆通信系统要横跨武汉三镇,途经四大市话分局。

为了铺设线路,赵梓森手绘了武汉地图,在每个重要节点处标注,并与负责设计的郑州邮电设计院、负责施工的邮电三公司协调。1981年12月28日,“八二工程”宣告成功。即便过去了30多年,赵梓森依然保留着武汉手绘地图,上面标注着武汉三镇与四大市话分局的布局图。

赵梓森回忆,“八二工程”的成功入网还有不少小插曲。欣闻中国进入光纤通信时代,邮电部副部长特地来武汉视察。就在视察前夕,工作人员更换电源板导致电源短路,电机烧毁。赵梓森灵机一动,利用试验机移花接木,重做电机保证通话质量,大受赞赏。

主建中外合资长飞公司

联袂发声力推光谷落户武汉

国家领导人视察长飞公司的老照片,以及光谷广场早年的航拍图,也都是赵梓森私人收藏里的“珍品”。理工科出身的赵梓森做事严谨,把它们一一制作成电子版归档,每张照片的故事都能说上半个钟头。引进西方技术、推动光谷落户武汉,都成为赵梓森职业生涯记忆中的高光时刻。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1985年,中国与荷兰达成合作协议,1988年合资公司长飞公司宣告成立,赵梓森一直给予技术指导。赵梓森表示,与中外合资的好处显而易见,“我们的光纤制造车床是普通车床改造的,不耐腐蚀,使用一两年后就无法保证精度;借用飞利浦公司的技术后,我们一同研发了不锈钢车床,拉出的玻璃丝质量非常好。”

有趣的是,飞利浦这位“老师”在拉制玻璃丝的工艺上,还比不上长飞这位中国“徒弟”。赵梓森回忆,中国技术团队前往荷兰学习时,精密机床让他们大开眼界,但在制作光纤的技术研发上,中国反倒走到了荷兰的前面。

经过30年发展,如今的长飞公司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高科技生产企业,光纤光缆产品已遍及全球。

除了主建长飞公司外,赵梓森还曾和同仁联袂发声,力推武汉·中国光谷落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黄德修教授首提“美国有硅谷,中国有光谷”,得到了业界的关注,也为赵梓森所支持。2000年,湖北省科协主持召开“中国光谷建设武汉地区院士和专家座谈会”,赵梓森等26位院士与专家签名,呼吁光谷落户武汉。一年之后,紧邻洪山区,武汉·中国光谷正式诞生。赵梓森所在的武汉邮科院也成为光谷最重要的创新源头之一。

作为“中国光纤之父”,见证了光纤通信发展历史的赵梓森已86岁高龄,不再进行研究工作,但桃李已遍天下:学生邬贺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学生韦乐平则曾任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兼北京研究院院长。

策划:廖红艳 李琼

撰文:龙京 桂婷 程啸 贾玉婷 张诚

【编辑  高阳】

(作者:龙京 桂婷 程啸 贾玉婷 张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