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程帆:医学科技创新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 

用AI辅助诊断来规范判读标准,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研制基于柔性光学技术的“预警-干预一体化”设备,有效监测促发猝死关键信号及进行主动干预,以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1月15日,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申报的“维纳斯精灵—宫颈无创精准AI辅助诊断系统”和“柔性光学技术在防治心源性猝死中的创新突破”2个项目,荣获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金奖。    

武汉市首届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大赛现场。

在本届大赛5项金奖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独占其2,位居全省医院第一,同时获得1项“最具价值投资奖”、多个“优秀奖”和“组织工作奖”,彰显了医院在医学科技创新领域的强大实力。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

“面对AI、大数据、医工交叉的时代浪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引领着全院医务工作者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展医学科技创新。”

程帆院长。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程帆表示,作为百年红色名院,医院在确定重点攻关领域时优先考虑发病率高、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影响最大的病种,并结合自身优势决定重点攻关领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呈年轻化趋势。尽管我国已开展数十年宫颈癌早期筛查工作,但筛查覆盖率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群众防癌意识弱、耗时久、有创伤等原因,造成大量宫颈癌被漏诊误诊。

张燕教授团队获得金奖。

利用AI辅助诊断来规范判读标准、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是当前实现加速消除宫颈癌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妇I科张燕教授团队研发的“维纳斯精灵—宫颈无创精准AI辅助诊断系统”可无痛进行宫颈癌筛查,其探头接触宫颈表面便可实时对宫颈皮下1.5mm成像,且当天检查半小时后便可给出检查结果,避免患者多次就诊。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超3.3亿,居全球首位;我国心源性猝死全球最多,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因此,心血管疾病及心源性猝死防治是国家的战略需求。心源性猝死防治的痛点在于预警体系尚不健全,目前缺乏对关键触发信号的有效监测。

周晓亚教授团队获金奖。

心血管医院江洪教授、周晓亚教授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医工交叉创新研发,研制基于柔性光学技术的“预警—干预一体化”设备,有效监测促发猝死关键信号及进行主动干预,来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该设备主要有三大创新点:及时信号监测、快速神经干预、闭环可穿戴。项目关键技术成果在全国多家大型三甲医院推广应用,成果在临床应用中有效提升心源性猝死防治水平,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程帆院长强调,大众的健康需求,就是科技创新的出发点;临床的痛点,就是医学攻关的着力点。

神经内科神经退行性疾病团队。

针对社会老年化趋势带来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高发的现状,医院神经内科团队持续发力:在全球首次揭示了卵泡刺激素是老年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因,为该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提供了新方案;研究开发一种帕金森病的PET分子影像学标志物,不仅在全世界首次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也为研发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找到了可靠的评估指标;研究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重要元凶”脑内Tau蛋白为何聚集的重要原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此外,围绕人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医院近年来孕育的世界级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提出了一种广谱性治疗视网膜光感受器凋亡的药物策略,能让低视力患者和盲人有望重见光明;研发小分子化合物R13,为全球约2亿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新的潜在药物;研发一系列由药用天然产物小分子化合物衍生的纳米粒子,为脑卒中提供新的药物治疗方式;突破了困扰半个多世纪的临床难题,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从“创新”到“产业”:科创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医院的科技创新成果最终要服务于临床、造福患者。程帆院长介绍,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人民医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化,成功打通了科技成果到产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创新成果能够快速、有效地惠及广大患者。

医院坚持全方位多维度涵养科技成果转化的“沃土”,包含一系列科技创新布局:整合资源配置、优化顶层设计、完善配套衔接、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等,并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核心、临床应用为导向的创新转化机制,开启了医院科学研究从高速前进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排行榜上,医院荣获“全国进步最快榜单第1名”等多个奖项,跻身全国医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第一方阵”,推出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医疗高科技产品,并连续两届斩获“湖北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奖。

程帆教授团队研发新型前列腺增生微症创手术治疗装置优诺维(Urowell)。

统计资料显示,6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增生发病率超过50%,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中1/3需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程帆教授团队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工交叉研究院刘胜院士合作,研发的新型前列腺增生微症创手术治疗装置优诺维(Urowell)。该系统产品使前列腺良性增生治疗不再需要切割前列腺组织,手术时间缩短一半,且术后恢复快,患者无需住院。这一创新荣获“2024湖北十大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奖,为国际泌尿外科领域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4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又新增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全球率先研发新一代便携式床旁脑磁共振(MRI)系统和智能影像融合穿刺设备,获“楚天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入围临床转化应用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心血管医院团队揭榜创建心血管领域国家首个“真实世界数据应用中心”。常见重大脑疾病诊疗关键前沿技术研究获批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为全省医口唯一。

程帆院长介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国际医学转化中心大楼将在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将大大加快医学科技成果从“创新”到“产业”的转化速度,助力医院跑出服务人民生命健康的“加速度”。(通讯员杜巍巍)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