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电诈中心如何拦下9000万被骗款?90后“狙骗组合”告诉你

从前到后依次为:唐露菡、杨雅迪、杜爽、孟祥麟、陈凯。通讯员冯威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8日讯 去年10月,武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建成投入运行,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心已经成功拦截9000余万元被骗资金。8日,长江日报记者探访中心发现,5名平均年龄23岁的年轻民警扛起了大梁。

警情研判、接处警、拦截支付、预警封停、综合协调……杨雅迪、杜爽、陈凯、孟祥麟、唐露菡5人分工协作,被同事们称作 “狙骗组合”。

案发第二天拦截29.8万元,

非公安院校毕业生成“拦截能手”

9月27日9时许,正在接处警的杜爽忽然接到110转警,称一男子被骗50万元。通过三方通话,杜爽了解到,前一天下午4时许,被骗人的一个银行账户向另一个账户转款近50万余元,并非他本人操作,而且银行卡在自己手上、密码也只有自己知道。

“这是盗刷诈骗!”详细询问了涉案账户、转款时间等信息后,杜爽将警情转递给了警银联动室的唐露菡。在银行坐席人员的协助下,唐露菡查询了13个账户的资金流水,最终在一个三级账户里,冻结了尚未转走的29.8万元。此时,距离发案已经过去了16个小时。因为处置及时,唐露菡荣立三等功。

唐露菡去年从山东财经大学毕业考入武汉市公安局,分配在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工作,是5人中唯一一个非公安院校毕业生。“刚开始接触资金流水时,只有混乱的感觉,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如今,唐露菡已成为拦截被骗资金的行家里手。

谈起拦截心得,唐露菡说,拦截被骗资金如同和骗子赛跑,她总是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支付冻结的操作。"拦到钱了,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骗子学会反制

95后民警预警反被受害人称“骗子”

在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警通联动室的职责是与通讯运营商互动,对正在实施诈骗的电话和网址进行拦截,这里的负责民警,是95年出生的孟祥麟。

11月1日,中心预警系统突然报警,监测到一个假通缉令网站,一女子遭遇诈骗。孟祥麟立即找到女子电话打了过去,谁知刚报完自己的身份,就被对方训斥,“如果你觉得我是骗子,不相信我,可以到附近的派出所或者警务站咨询。”还没等他说完,女子就挂了电话。

“骗子也知道警方有这种反制方法了,在实施诈骗的时候会告诉被骗人,过一会有警察打电话过来告诉你被骗了,千万不要相信,这是在试探他们。”因此,孟祥麟经常被误认为是骗子,甚至挨骂。尽管如此,他还会通过发短信、联系家属、通知属地派出所民警等方式,全力劝阻当事人被骗。

据统计,自运行以来,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已拨出预警电话10000余个,成功拦截6392起,仅警通联动室就拦截被骗资金153万余元。

平均年龄23岁

“狙骗组合”默契配合成电诈克星

24岁的陈凯负责警情处置的“收尾”工作。“我的工作关乎被骗资金能不能快速返还到被骗人手中,不像他们那样惊心动魄,但同样重要。”陈凯介绍,警银联动室、警通联动室对警情处置完毕后,警情会推送到综合协调室。

这里,他负责系统维护和后勤保障,协助外地公安调查取证。同时,将警情下发到相关办案单位,指导分局按照要求、程序准备材料,让被骗资金再回到被骗人手中。

在警情处置室,5人中年龄最小的杨雅迪负责警情的研判分析,对诈骗案件的作案手法、特征等进行总结,由于工作能力强,小姑娘成为了5人中公认的“带头人”。思维活跃、善于总结的她,还经常应邀到社区、学校讲课,向人们揭露骗局。

5人参加工作均只有一年,平均年龄才23岁,现在已经成为各功能室的负责人、业务骨干。在智能化平台的聚合下,分属不同岗位的5人紧紧连接在一起,默契配合,狙击诈骗,被同事们称为“狙骗组合”。(记者刘智宇 通讯员冯威 刘万鹏)

【编辑李露】


(作者:刘智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