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博士硕士合力完成李德威遗志,“地热寻远志继学自有后来人”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19日讯(记者杨佳峰)心心念念,夜不能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病床上每天工作十几小时。他挂念自己未完成的研究与事业,他穷尽最后力气,写下“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纸条,希望后来人能完成他的遗志。

在李德威的追悼会上,师生们为他送上的挽联“高原觅真知创新已成生前事,地热寻远志继学自有后来人”。

李德威走了,但“后来人”没有停下,仍在寻着他的志向前行。

百名博士硕士合力完成李德威遗志

干热岩科研团队组会继续召开

17日下午3点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资调查研究院301室,李德威教授生前办公室,他带领的14名干热岩团队成员从“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门牌下鱼贯而入,准备开组会。

这是李德威教授去世后团队召开的第一次“组会”。地学院副教授刘德民主持了会议。

一开始,大家都很沉默,悲怆的情绪在狭小的空间蔓延。每个人都几乎低着头,不想开口说一句话。

“我知道大家都很悲伤,但学业还要继续,李老师的科研事业还要人继承,所以我们还得继续开好组会。”刘德民发觉大家的情绪都不大好,开始宽慰大家。

慢慢地,大家开始缓过神,成员们开始汇报自己的论文选题或者科研计划,刘德民逐一进行了记录,并给出了建议。如同李德威生前开的组会一样,有条不紊直奔科研主题。

“9月6、7日去医院看望李老师时,他给我布置了两项任务;一是补充完善干热岩项目建议书,二是尽快发表关于干热岩和地质构造方面的几篇论文。”地大地质构造专业硕博连读研二学生温琛在会上汇报自己的科研情况。他回忆,当时李德威教授在病床上还给自己作了20分钟的指导,”现在,即使李老师不在了,我也一定会在刘德民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些研究课题。”

回忆师从李德威的日子,温琛最感谢的是老师给了自己敢于质疑、敢于挑刺的精神。他记得,2015年,还是本科生的他就选了李德威教授作为自己的导师。在地质构造学第一课上,李德威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课堂汇报”,主题是“质疑李德威教授课堂上提出的科研方法”。温琛写了300字的课堂汇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被李德威表扬“敢于质疑”。

在李德威进重症监护室前的当天上午,刘德民最后一次见到了自己的老师。

“李老师说,他还有三本书没有完成,分别对应着他的三个科研方向,分别是盆山耦合和下地壳流动、预测地震和干热岩。第一本书已经成型,第二本书有不少成果内容,第三本只有大纲。李老师嘱托我,一定要继续把干热岩的研究推动下去。”刘德民回忆。

刘德民忘不了这份嘱托。“李老师有100多名博士硕士学生,大家一起努力,完成李老师的遗愿。”

最挂念的科研课题有着落

干热岩研究有望获科技部支持

这几天,李德威的博士生、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罗文行异常忙碌。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们正在努力完成李德威教授生前最挂念的干热岩科研课题申报。

李德威,9月14日离世。也是在9月14日,李德威在病床上最为牵挂的“干热岩能量获取及利用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课题被正式列入科技部2018年度项目申请指南。这意味着,李德威的研究有机会获得科技部经费支持。

“可惜,李老师最后一刻也没有等到这个好消息,”罗文行说。今年8月,在北京友谊医院病床上,李德威开始着手准备这个课题,转院回到武汉后,他继续在病床上召集学生们布置任务。在汉住院的10多天,李德威每天为了这个课题忙到凌晨,甚至一天只睡1个多小时。

老师的去世,让罗文行觉得重任在肩。“我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老师的理论变为现实,打出更多的干热岩井,提取更多的固热能,早日达到李老师所期盼的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

长江日报记者查询到,李德威生前关注的“干热岩能量获取及利用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课题内容为:针对我国干热岩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重点研究干热岩能量获取及转换与高效利用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具体包括:干热岩储层能量评价方法与靶区优选;干热岩能量获取(现场压、控裂)方法与测井技术;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技术方案与经济性评价,等等。

罗文行介绍,这个课题的价值主要在于创新,“干热岩作为固热能在海南已经有了开发应用,今年5月5日在海南琼北成功完成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今年还想打几口井,进行产业化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用上这种新的清洁能源。”

据科技部项目指南介绍,此举将大幅提升地热等我国可再生能源自主创新能力。

【编辑:符樱】


(作者:杨佳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