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由黄陂区教育局主办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古诗文教学研讨”活动在黄陂区横店小学举行。来自湖北省贺敬名师工作室、黄陂区刘春琴名师工作室、红领巾实验学校教联体、华师附小教联体的100余名语文教师、教研员及教育管理者,共同探索新课标背景下古诗文教学的创新之路。
黄陂区横店小学教师付晨的课堂。
活动以两节跨学段古诗文示范课拉开序幕。横店小学的付晨老师执教了六年级的《两小儿辩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辩论,引导学生深入梳理两小儿的观点,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探讨“太阳远近”的奥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的陈肯老师为三年级学生带来了《元日》一课,以“年俗密码”为主线,通过动画还原宋代春节场景,组织学生体验互动环节,并激发学生创编“新春三行诗”。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教师陈肯上示范课。
黄陂区教学研究室小学主任、语文教研员刘玉珍对两节示范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付晨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辩论,在语言训练中融入科学思辨;陈肯老师《元日》借助实物展示和动作模拟,将传统文化体验融入古文教学。两课精准对标课标要求,以诵读为基,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文内涵,实现语言运用与思维发展的双向提升,在情境化教学中同步培育学生审美感知和文化传承素养,体现“人文与科技交融,语言与思维共生”的教学理念。
贺敬阐述古诗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文学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文学的筋骨,语言能力的建构与运用需要在真实任务中得以实现,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实证思维。”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武汉市育才小学教师贺敬结合课例,系统阐述了古诗文教学的核心素养培育路径。她认为,古诗文教学应遵循学段要求的螺旋上升原则,低年级重诵读感知,中年级重理解鉴赏,高年级重思辨迁移。付晨和陈肯两位老师的课例正是这一原则的生动体现。
参加活动的横店小学语文教师肖钰橙感叹:“参与这次古诗文教学专题研讨,我深刻感受到古诗文教学的魅力与使命。”横店小学教师肖维说:“今天深入的教学研讨与剖析,让我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创新的灵感,专家们分享的教学理念为我的教学注入新思路。”
活动现场,红领巾实验学校、华师附小等教联体代表围绕“古诗文分层教学资源库建设”“城乡教师跟岗研修”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横店小学校长张亚明认为,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研讨,更是一场教育公平的生动实践。“云端同步直播”让优质课例跨越城乡壁垒,多所乡村小学教师得以与名师“隔空对话”,这是技术赋能教育均衡的缩影。黄陂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盛丽萍表示,名师工作室是教育创新的“孵化器”,教联体是推动教育均衡的关键。此次活动为黄陂区古诗文教学注入新活力,愿携手共绘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文图 通讯员项迎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