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芯弹簧误入男童气管,武大人民医院儿科团队紧急介入治疗取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3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龚雨西)3月3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儿Ⅱ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一名8岁男童因玩耍时不慎将笔芯弹簧吸入气管,导致呼吸困难、持续呛咳。经紧急转诊后,儿Ⅱ科医疗团队成功从男童气道内取出异物,使其转危为安。

31日上午,湖北红安小学二年级的男童钢钢(化名)在课间,将笔芯弹簧含入口中玩耍时,突然出现剧烈呛咳、面色发紫。学校和家长紧急将其送往当地医院,经初步检查怀疑为气道异物。因医疗条件有限,当地医院立即联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寻求支援。钢钢中午转到武汉时,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情况万分危急。

接诊后,儿Ⅱ科负责人刘苗和姜毅教授团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由陈江南医生、梁章武医生及刘晓琴护士长组成救治团队紧急施治。胸部CT显示,一枚长约4厘米的金属弹簧嵌入右主支气管,其锐利边缘随着孩子的呼吸,不断摩擦气道黏膜,可能引发大出血或窒息。

面对复杂病情,专家团队制定了“分步介入”方案。在镇静状态下,呼吸介入专家梁章武和陈江南通过儿童电子支气管镜精准定位异物,利用异物钳巧妙夹取。由于弹簧两端尖锐且表面光滑,操作稍有偏差便可能导致异物移位或损伤气道。医护人员屏息凝神,在钢钢呼吸间隙果断收紧异物钳,仅用时15分钟便将异物完整取出。术后,钢钢的呛咳等呼吸道症状即刻缓解,治疗团队同步对钢钢肺部炎症进行灌洗治疗,确保气道畅通。

据了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年均开展儿童支气管镜手术2000余例,尤其擅长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肺泡灌洗等技术。近年来,科室通过整合呼吸介入、影像诊断等多学科资源,构建了“急诊—手术—康复”全链条救治体系,成功挽救了数百名危重症患儿的生命。

姜毅教授强调,儿童气道异物是儿科常见急症,3岁以下幼儿高发。一旦发现孩子突发呛咳、呼吸困难,需立即禁食禁水并送往具备支气管镜诊疗能力的医院,切勿自行拍打或催吐,以免加重损伤。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