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跳每分钟超180次,专家精准消融“铲除病根”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5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宁亚飞)“赵教授团队医术精湛,治好了我10年的心病。”61岁的刘先生家住襄阳,近10年每当心悸发作时,心率就高达180次/分以上,呈低血压、休克状态,辗转多家医院先后实施了2次射频消融术,仍无法“铲除病根”。

近期,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心律失常Ⅱ科专家团队精准识别查明病因,原来刘先生是患有较为罕见的“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科主任赵庆彦教授带领专家团队精准识别、巧施介入射频消融术消融“变异旁道”。术后第2天,刘先生心率即恢复正常并顺利康复出院。

“刘先生得的这个病存在多个‘变异慢径旁道’。”赵庆彦教授带领专家团队对刘先生进行了详细电生理检查。据他介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基本可以根治病情,但刘先生的病情有2个独特之处,一是存在多条“慢径”旁道;二是多条的“慢径旁道”存在变异位于左侧后延伸区,不在常规位置。

“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病率较低,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总数不足5%,这也是前2次射频消融手术无效的关键所在。赵庆彦教授提出,术中仔细电生理检查明确靶点位置,才是消融成功的关键。

4月20日,赵庆彦教授带领团队,识别并精准消融了变异旁道,手术仅用1个小时就成功完成,刘先生心律完全恢复正常并康复出院,困扰10年的顽疾终于彻底根除。

赵庆彦教授介绍,部分人群心脏内的房室结区域存在两条功能不同的电传导通路:一条“快径”和一条“慢径”。这种结构本身并不一定引发疾病,但在某些条件下,电信号可能在两条通路之间形成“折返环路”,从而引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针对这类病情,需要在心动过速发作时准确做出鉴别诊断,仔细电生理检查明确靶点位置是消融成功的关键。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