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眼视力骤降几近失明,“四联复合术”一次解决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8日讯  4月27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眼Ⅱ科病房内,72岁的吴女士(化姓)将手写感谢信交到杨燕宁教授带领的医护团队手中。信上“无影灯下有仁心,还我双眸亮晶晶”的心语,见证着这位吴女士跨越八年的光明重生之路。此前,由杨燕宁教授带领的角膜病治疗团队,通过“四联复合手术”,帮助已基本丧失视力的她成功实现视力重建。

吴女士曾是一名舞台演员。2017年冬天,她左眼视力受损,几乎看不见。杨燕宁教授团队为她成功实施了左眼角膜移植手术。但2024年3月,吴女士因右眼病情突然恶化,再次来到杨燕宁教授门诊。经检查,其右眼视力骤降,仅能辨识20厘米内手指晃动,角膜白斑、晶状体混浊等多重病变交织,传统分阶段手术方案面临巨大挑战。

杨燕宁教授团队大胆创新,采用“右眼角膜移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悬吊+前段玻切术”四联复合术式,将原本需要3—4次的手术整合为一次性完成。

术中,杨燕宁教授带领团队首先切除混浊的前板层角膜,保留半透明的角膜后板层,然后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因后囊膜模糊不清,无法植入常规人工晶体,遂进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前部混浊的玻璃体及晶体囊膜,再实施人工晶体巩膜缝合固定手术(即人工晶体悬吊术)。手术最后阶段,再剪除角膜后板层,将透明的供体角膜对位缝合。历时3小时的精细操作,成功实现了患者角膜透明度与屈光系统的“双重修复”。

据团队骨干黄林英医生介绍,该四联复合术式通过改良传统巩膜隧道切口技术,可将角膜移植与眼内操作有机结合,创口闭合度提升30%。术后次日,吴女士自觉右眼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2周复查,右眼角膜植片透明,水肿减轻,视力稳步提升至0.2,吴女士也由此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角膜盲患者约400万,每年新增超10万例,但受制于角膜供体短缺,年手术量不足万例。“从看得见到看得清,我们正在书写角膜病治疗的新范式。”临床数据统计,杨燕宁教授团队实施的30例复合角膜移植手术,术后一年植片存活率达80%,居国内领先水平。(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刘禹 李慧)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