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专家“绣花功夫”为声带癌男子守护生命之音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8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刘禹)5月7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治疗室里,62岁的李先生通过手机与远在外地的家人视频通话,其声音清晰而有力,丝毫看不出一个月前他刚经历了一场声带癌切除手术。

“现在我每天能和老伙计们聊天、下棋,多亏了专家的‘绣花功夫’”。李先生所说的,正是该院咽喉科开展的“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声带癌切除术”。

今年3月初,这位有40年烟龄的铁路工人察觉到自己的嗓音变得沙哑。起初,他以为这只是由于吸烟过量导致的“上火”现象,于是自行购买了喉片进行含服。然而,嗓音沙哑的情况并未得到改善,反而逐渐加剧,讲话时感到愈发吃力。直到他注意到自己说话时仅能发出微弱的气声,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咽喉科就诊。

接诊的王燕副教授建议他接受电子喉镜检查,结果显示其右侧声带前端有直径约0.8厘米的菜花样新生物,进一步病理活检确诊为声带鳞状细胞癌。

“这次及早精准诊断,就像在悬崖边一把拉住了患者。”王燕副教授形容,如果延误,很可能需要切除整个喉部。

声带肿瘤切除术中,麻醉团队采用精准的经口插管技术建立通气道,王燕等咽喉专家通过支撑喉镜暴露声门后,在手术显微镜10倍放大视野下,对声带肿瘤进行毫米级精准切除。术中冰冻病理确认切缘阴性后,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对创面进行精细修整。整个手术仅用时45分钟,出血量不足5毫升。

王燕副教授指出,为了使声带癌等咽喉肿瘤治疗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微创化,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该科团队通过微创新技术,实现了咽喉部肿瘤手术治疗的“三保”,即“保功能、保外观、保尊严”。团队创新性地将低温等离子刀与激光技术相结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能量器械。

专家提醒,持续声嘶超过2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咽喉科开设有“嗓音专病门诊”,为患者提供早期筛查及微创诊疗服务。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