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1日讯(记者金文兵)左手五指张开作屏障,右手如蝶翼般轻探,一眨眼,一只国家“三有”保护物种中华石龙子便托在手中……这个行云流水的动作,出自一个14岁初二女生夏羚窈。
观察自然,享受自然。受供者供图
5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的山林间,夏羚窈亮出“闪电手”,老练地“合住”石龙子,仔细观察后,将它轻柔地放归原处。“让它带着我们的故事,回到自己的故事里去。”
小时候,热爱自然的父母带夏羚窈在各地旅行,参加各种自然研学,她有了大量认识各种生物的机会。7岁时,她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观鸟望远镜,“原来鸟类的世界有这么多细节!”她的心中埋下一种热爱自然的种子。
夏羚窈从花鸟市场买回饲养的宠物鹦鹉。记者金文兵 摄
2023年,就读洪山区卓刀泉中学后,她在生物指导老师马文净的带领下,参与了观察鸟类、昆虫和植物等活动。这些活动需要爬高山、走长路,十分考验意志力与身体耐受力。夏羚窈不放弃:“咬咬牙,就能坚持下来!”
一种颜值很高的鸟儿铜蓝鹟,直到2019年3月才在武汉被首次记录到。夏羚窈很喜欢这种通体蓝绿色的鸟儿。今年2月,她终于在首义公园观察到这种鸟儿在树头雀跃,于是精心制作了观察记录,画下它的身姿。
夏羚窈用手机画鸟。记者金文兵 摄
在与一群红头长尾山雀偶遇后,夏羚窈灵感一现:“我何不把它画下来?”回家后,她仅花了4分钟,就用画图软件涂抹出一只惟妙惟肖的漂亮鸟儿。
这之后,她在小红书上注册了一个账号,更多的鸟儿从她的巧手中“飞”到网络上。很多网友都喜欢她笔下充满喜庆的“胖鸟”。
夏羚窈制作的自然观察记录。受访者供图
5月3日,她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打着“救助野鸟”的名义私养国家“三有”物种白头鹎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发言阻止:“每圈养一只野生鸟类,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份伤害。这种私养又炫耀的行为,对公众是一种误导,会助长非法买卖。我年纪虽小,也要勇敢站出来,呼吁更多人抵制这种行为,劝导大家不要私养野鸟。”
有人嘲讽她“年纪小,太天真”,但也有更多人支持她,“野生鸟类不该私养”。
“所有野生动物都受到法律保护。”武汉市观鸟协会秘书长明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令禁止违法猎捕、运输、交易野生动物。他认为,公众遇到受伤野生鸟类时,最好是先帮它一把,可以检查一下是否有伤、喂一点水,随后放飞或向相关部门报告,不建议个人私下饲养野生鸟类。
【编辑:王戎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