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武汉多家博物馆各显身手放“大招”

“今天活动的主题是“未来小商人计划”,让小朋友萌发对博物馆的兴趣的同时,还能进行一定的社会锻炼。”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内,尨尨儿童友好市集正如火如荼地举行,十余个家庭分别设立摊位,向游客售卖手工艺品及闲置物品。与此同时,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等武汉市多家文博机构也纷纷推出特色活动,共同庆祝国际博物馆日。

尨尨儿童友好市集现场。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供图

李芴今年10岁,是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第三小学的学生。今天他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小摊主,在妈妈和姨妈的帮助下,售卖香包、团扇、娃娃、发卡等手工制品。记者了解到,这些手工制品都是李芴的姨妈一针一线缝制完成。上午10点出摊,下午4点收摊,李芴共卖出46件商品,收入424元,成就感满满。“卖货要有诚信、耐心。”李芴开心地说。

李芴和家人共同经营的摊位。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供图

“尨尨是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官方吉祥物。”工作人员介绍,从2023年开始,每逢重大节日,博物院都会举办尨尨儿童友好市集,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多场,每场都有不少家长报名,带着孩子前来摆摊,贩卖手工制品、旧物、盆栽、饰品等各种各样的小商品。“售价都很低,不超过10元,大家都不是为了盈利。”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除了尨尨儿童友好市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还在当日推出系列主题活动。开启“镇馆之宝·馆长说”第三季,副院长王颖携镇馆之宝“绿松石镶金饰件”倾情献讲;推出限定版智慧课堂,通过青铜器铸造技艺和手工体验,让文物“活”起来;还有小小志愿者在展厅为游客进行导览讲解⋯⋯李芴表示:“卖货中途我还跑去听了志愿者的讲解,了解了一些文物和历史知识。”

武汉博物馆“诗歌的样子——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展”现场。记者樊友寒摄

在武汉博物馆,为迎接“5·18国际博物馆日”临时开设的“诗歌的样子——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展”和“美石之语——天津博物馆藏明清玉器展”吸引了大量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打卡。玉器的温润沉静与童画的灵动色彩,共同营造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与文化体验。

“诗歌的样子——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展”精选来自全国范围的两百余幅优秀作品,围绕“寄情山水”“鸟鸣花繁”“人物芳华”三大主题展开,展示儿童在对诗词品读与理解基础上的艺术创作。长江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大多数画作作者年龄不超过10岁。

游客仔细观赏“诗歌的样子——全国儿童美术作品展”内画作。记者樊友寒摄

“我会背这首诗,这是李商隐的诗!”在一幅名为《赋得鸡》的画作前,小女孩诗雨惊喜地指着画作望向妈妈,并脱口而出背诵起来,旁边的游客都被吸引了注意力,向着诗雨走来。“现在的小孩子不得了,又会画画又会背诗,比我们小时候强多了。”34岁的陈女士说。

“美石之语——天津博物馆藏明清玉器展”由天津博物馆提供珍贵馆藏,遴选近122件(套)明清时期玉器,涵盖礼仪、佩饰、陈设等多个类别。展品材质温润,雕琢精美,形式多样,集中展现出明清玉器在题材设计与雕刻工艺上的卓越水平。

“美石之语——天津博物馆藏明清玉器展”内展品。记者樊友寒摄

展览中可见清代九螭纹玉璧、清代螭纹谷纹玉如意、明代云纹鹰熊纹玉合卺杯、明代松鹤人物纹双耳玉杯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嘉庆二十五年仁宗睿皇帝玉谥册,为清道光帝为父皇嘉庆帝所制。玉册一套十片,采用整玉雕刻,刻有帝王功德的完整谥文,是皇家谥礼的重要实物,兼具制度史料价值与工艺美学。

武汉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博物馆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推出这两项风格迥异但内涵丰富的展览,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情致敬,也是推动文化遗产传播与公众教育的重要实践。

同日,国产客机也在万米高空开启一场非遗文化与大国重器的跨界对话,南航湖北分公司在武汉飞往重庆的CZ8421航班上开展“汉剧空中博物馆·汉腔非遗云端行”主题航班活动。

此外,湖北省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等武汉多家文博机构也为此次节日精心策划。湖北省博物馆开设临时展《流动的调色板:从柯罗到印象派》,精选法国兰斯美术馆镇馆之藏,展出66幅油画真迹;辛亥革命博物院将陆续推出“寻首义胜迹,游英雄武汉”主题游径、流动展览进高校、《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研究》公开征稿等活动。

(长江日报记者樊友寒)

【编辑:陈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