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积水路段全面“清零”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3日讯 23日8时,家住武昌八一路的市民王莲出门查看,发现头天下午有短时积水、临时封闭的八一路地下通道已恢复通行。她转向武汉大学校门广场,发现昨天在武大牌坊处的一些淤泥已清理干净。

本轮强降雨中,积水点多集中在江南地区,主要是由于该地区降水量更大。

23日8时,市民观察到武汉大学地下通道及周边恢复正常。

依据武汉市水务局发布的数据,5月22日7时至23日7时,全市大部出现大雨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强降雨中心主要位于洪山区、武昌区、武汉经开南部、蔡甸西部和新洲。累计雨量:汉口地区79~114.2毫米,汉阳地区69.2~110.9毫米,武昌地区61.2~142.9毫米。其中,最大累计雨量、最大小时雨强点位,均位于江南。

具体为:最大累计雨量143毫米,在洪山区理工大学站。最大小时雨强95.4毫米,在江夏区金水四行站的14时至15时。降雨主要时段集中在14时至16时,最大累计雨量为洪山区。


水务人员在应急抽排积水。

22日14时至16时的一轮强降雨,雨量偏大,导致武昌区洪山路(东一路口)、白鹭街汉秀剧场门口、公正路涵洞、晒湖铁路道路涵洞、武昌火车站进站层、洪山广场下穿隧道、梅苑小区,洪山区八一路武大门口、珞珈山路、雄楚大道迪雅花园,东湖高新区民族大道新竹路口,汉阳区自力二街、四新南路老关路等路段出现积水,其中八一路武大门口、珞珈山路、雄楚大道迪雅花园、洪山路东一路口、梅苑小区周边等路段积水较严重。

市水务局负责人和相关区负责人赴现场指挥积水抢排工作。洪山路东一路口、白鹭街汉秀剧场门口于17时30分恢复正常通行,八一路武大门口、珞珈山路19时许恢复正常通行,雄楚大道迪雅花园、梅苑小区周边道路20时许恢复正常通行。

泵站工作人员巡查变电站运行情况。

相关人士介绍,武昌地区排除积水的方式,并非直接由渠道输送往抽排泵站,往往需要借助湖泊调蓄,一部分可以自流直排入江,另一部分经由湖泊与长江交汇的泵站外排。各泵站需要视泵站前池的水位而决定是否开启抽排机组。

遭遇雨情后,22日8时45分,负责抽排武昌地区渍水的汤逊湖泵站开机起排。截至23日7时,该泵站共运行92.25台时,排水量249万立方米。

泵站工作人员在检查机组运行情况。

武汉市、区水务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全力做好泵站、闸门调度和应急处置,累计出动应急值守、巡查人员1800余人次,各类巡查、抽排车辆、设备500余台次,主要泵站抽排水量3600余万立方米。

全市水库整体运行平稳。江夏区齐心水库、新洲区破塘水库于23日7时溢洪,其余水库正常。堤防方面,22日7时至23日7时,上坝巡查501人次。今年以来全市水库累计上坝巡查2632人次。

(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通讯员刘静怡 朱文辉)

【编辑:符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