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这幅画可能会写得更好?湖北美院教师用AI画出高考作文题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8日讯(记者陈晓彤)如果用AI把湖北高考作文题画出来,会是什么样的图景?6月8日,湖北美术学院教师蔡卜居尝试将高考作文题“喂”给AI软件,并通过下达多条指令,辅助AI将考题画了出来。

蔡卜居用AI创作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记者在蔡卜居提供的画作中看到,当描绘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名句“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只羽毛凌乱的灰鸟孤立枝头,向着荒芜的土地鸣叫。天空中的一道明亮的光束,仿佛预示着阴霾即将散去。而穆旦的“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画面中的主人公向万千同胞张开双臂,远处江河之上,是象征着黎明的红色光芒。

AI创作的《鼓书艺人》片段“他想要给孩子们唱上一段,可是心里直翻腾,开不了口”。

蔡卜居说,这次用AI作画呈现文学片段,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转换的复杂性。“文学作品中那种深层的历史感和民族情绪,很难通过技术化的提示词完全表达出来,总感觉在转换过程中丢失了一些微妙而重要的东西。”

AI创作的穆旦《赞美》片段名句:“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AI能瞬间作画的当下,为什么还要人来画画?他表示,人能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进行情感共鸣和文化解读,而AI工具擅长将这些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技术参数。但人基于自身经历对艺术的感知,是数据不能替代的。

比如当读到艾青的“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时,感动我们的不仅是这个意象本身,而是背后一个真实的人在特定历史时刻的生命感受。AI可以模仿,但无法提供来自真实生命历程的震撼力。“人的创造力之所以可贵,正是因为它承载着血肉之躯的痛苦、喜悦、挣扎和领悟。”

“我们美院的师生对那一段历史都很熟悉,今年的作文题也让我深有感触。”蔡卜居说。他所在的湖北美术学院坐落在昙华林,而当年老舍、艾青等文艺名人正是在这里参与文化抗敌,用笔纸为武器,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战。美院前辈唐一禾也曾是艾青的密友,创作了大量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

【编辑:陈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