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3日讯 “高科技手术不可怕!”近日,83岁的李奶奶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医院成功接受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后,录制视频向她的老姐妹们分享喜悦。她希望用亲身经历告诉同龄人,即使高龄,心脏手术也不再意味着巨大的创伤和漫长的恢复。
5年前,李奶奶确诊为心脏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因惧怕传统开胸手术,她选择了保守治疗。今年5月底,她病情急剧加重,胸闷气喘,夜间无法平卧,生命垂危之际,家人送她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求助。
该院心血管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负责人黄兵主任医师接诊后,给李奶奶带来了希望:“别害怕,不用开胸,微创就能解决。”他建议李奶奶做国际领先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种技术无需开胸及心脏停跳,创伤极小,恢复快,尤其适合高龄、高危的心脏瓣膜病患者。
5月15日,由心血管医院院长江洪教授、余锂镭教授领衔,联合麻醉科、超声科等多学科顶尖专家团队,为李奶奶实施了高精度的TAVR手术。术中,团队运用先进的全程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被誉为TAVR手术的“北斗系统”),实现了“亚毫米级”精准定位,仅耗时55分钟便成功为她更换了病变的主动脉瓣,完美规避了手术风险。
得益于医院系统优化的“极速康复”路径——包括精准评估、精准用药和术后即刻拔管等,手术造影剂用量比传统减少50%以上,李奶奶术后15分钟即清醒,术后第1天就能在指导下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复查显示人工瓣膜功能正常,第5天即顺利康复出院。
据悉,最近两周,该院已成功为8名平均年龄80岁、病情复杂的高龄患者实施了高难度TAVR手术,术后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平均住院时间短,标志着其TAVR手术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救治心脏疾病,我们力求创伤更小、精度更高、康复更快。”余锂镭教授强调,瓣膜微创介入技术让高龄患者告别开胸风险。专家同时提醒,若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下肢水肿、夜间不能平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筛查,把握黄金治疗时机。(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宁亚飞 方婷)
【编辑:余丽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