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癌的遗传性显著!多学科协作攻克罕见凶险甲状腺髓样癌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6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任艺宣)“没想到,我今天还有机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日前,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门诊,62岁的患者刘先生拿着显示一切正常的复查报告,感慨万分。两年前经历了一场甲状腺癌的大手术后,如今他已完全康复,颈部及胸前的伤口几乎难以辨认。

2023年,刘先生因颈部肿块就医,虽淋巴结活检未发现肿瘤,但PET-CT提示纵隔有转移迹象。他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乳甲外科求助。副主任医师许志亮敏锐发现其癌胚抗原(CEA)和降钙素异常升高,高度怀疑为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的甲状腺髓样癌(MTC)。随后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及病理检查,证实了这一诊断。更棘手的是,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组织已侵犯气管、食管,并出现上纵隔淋巴结转移。

肿瘤突破包膜、侵犯重要器官,传统手术难以根治。许志亮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联合胸外科、麻醉科、影像科、病理科专家反复研讨,MDT团队最终制定了精密如“拆弹”的分阶段手术方案:先由乳甲外科经颈部切口切除甲状腺原发灶及清扫颈部淋巴结,保护关键神经和甲状旁腺;再由胸外科经胸骨正中切口,在腔镜辅助下清扫上纵隔淋巴结并修复受侵器官。麻醉科则制定了气管插管结合术中神经监测的保障方案,力求在根治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创伤和并发症风险。

一场持续5小时的多学科接力手术随即展开。许志亮及孔德光博士团队首先精准分离并切除了与气管、食管致密粘连的甲状腺肿瘤及颈部淋巴结。胸外科张兴华副主任医师团队接力,在腔镜辅助下成功清扫了与无名静脉、主动脉弓关系密切的高危上纵隔转移淋巴结,并修复了受侵犯组织。

该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姚峰教授表示,甲状腺髓样癌侵袭性强,手术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手段。他提醒,该癌种遗传性显著,与“RET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可通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给后代。高危人群应重视基因筛查,并通过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实现精准诊疗与全程管理,以提升治愈率。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