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8日讯 “哇,会议室改造得真好,不仅面积变大了,灯也更亮了,还增加了镜子、电视和舞蹈杆。我们不仅可以看着视频学习新舞蹈,还可以对着镜子练习和纠正动作。”6月25日,洪山区珞南街道广八路社区舞蹈队的阿姨们满心欢喜,对完成亲民化改造后的社区多功能室赞不绝口。
广八路社区居民在老年服务中心开展象棋联谊赛。
广八路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由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老年服务中心两个部分组成,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具备日常的政务服务、老年服务、青少年空间、户外驿站、图书阅览等多样便民服务和功能。不仅如此,社区还为小区居民提供舞蹈、太极、朗诵、歌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空间,满足大家多样化的生活需求。
2025年,社区围绕“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务理念,坚持“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的原则,结合居民实际需求,优化社区功能布局,通过采用“1+N”模式,设置1个便民服务区,释放核心区域,将原有的工作人员办公区域改建成社区电影院,增设社区健身房、邻里厨房、户外工作者驿站等N个功能区,用于居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
当前,经亲民化改造,在珞南街道各社区,集便民服务、助老康养、歇脚休憩等于一体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正为居民群众带来“家”的感觉。
四眼井社区爱心助考驿站。
走进四眼井社区,映入眼帘的是充满人文气息的公共空间。社区打破传统行政化布局,拆除服务大厅的“隔阂柜台”,精心打造了一个开放式、零距离的服务吧台。“现在来办业务,工作人员就像朋友一样和我聊天,有啥问题当场就能解决,心里特别舒坦!”居民成奶奶说。社区还根据居民需求,精心规划出亲子活动室、老年康养角、共享工具墙等多个功能区域,不仅满足了全龄段居民的多元需求,更以“共享”理念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
在改造过程中,四眼井社区秉持“居民事、居民议”的核心理念,通过组织多场居民议事会、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集居民建议,将居民“急难愁盼”融入改造方案。比如,针对老年居民提出的休憩需求,社区在服务大厅中心区域精心布置休闲沙发,打造温馨舒适的休憩空间,方便老人们等候办事时交流、休息;结合年轻居民对文化生活的期待,打造了社区书屋和艺术长廊。“没想到我们提的建议真的被采纳了!现在每天都能带着孩子来书屋看书,社区越来越有‘家’的感觉。”年轻妈妈石女士谈及改造后的变化,言语间满是欣喜。
(魏敏 李曼 林佳)
【编辑 李晓彤】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