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人民医院组建8个基于“脑机接口”小组,开展重大疾病专项攻关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30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任艺萱)6月2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宣布组建起8个基于“脑机接口”的重大疾病防治攻关小组,以及“脑机接口”专科门诊和临床研究病房。在该院多个学科,曾被视为科幻象征的脑机接口等医工交叉技术,正从想象中走出,在临床诊疗上“落地生根”。

“脑机接口”是一种能够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通信的技术。它通过捕捉大脑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电信号,经过复杂的算法处理和解读,将这些信号转化为可被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识别的指令,从而实现大脑对外部设备的“直接控制”。

如抑郁症,电休克是被公认为治疗抑郁最有效和最快速的方法,但以往全球电休克治疗均是经验性参数设置,没有一个精准的解决方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刘忠纯/翁深宏团队在医院交叉融合项目支持下,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使用非侵入性脑机接口技术,使脑电信号实时调控电刺激设备成为可能。

再比如心脏病,如何精准有效地调控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实现自主神经再平衡,是心内科突破难治性心脏疾病的关键。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洪/余锂镭教授团队在脑机接口技术防治心源性猝死研发工作方面,展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潜力及优势。在信号监测层面,团队参与研发多种柔性电子元件进行多维度生理参数采集;在数据分析层面,团队依托医院心血管疾病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共享平台,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深度整合分析,开发出多种具有早期预警能力的预测模型;在干预环节,团队创新研发无创精准光/电学神经调控、神经免疫调控、无创远程调控等自主神经调控多模态新策略,团队首创的“Pt纳米颗粒壳/近红外二区”系统实现了自主神经的无创精准双向调控。

目前,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基于“脑机接口”的视觉康复及重建、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卒中后偏瘫和认知功能障碍诊疗、代谢相关疾病诊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等专项攻关,正在多个学科开展。

【编辑:余丽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